NatureZG科學家揭示DNA復制起始的調控機制
近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李國紅課題組與朱明昭課題組合作揭示組蛋白變體H2A.Z對DNA復制起始位點的調控。2019年12月25日,于《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H2A.Z facilitates licensing and activation of early replication origins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發現,含有組蛋白變體H2A.Z的核小體能夠通過直接結合甲基化酶SUV420H1以有效刺激H4 K20殘基的二甲基化,從而許可和激活早期復制起點。全基因組研究顯示,來自H4K20me2、ORC1和新生DNA鏈的信號與H2A.Z共定位,并且H2A.Z的缺失導致整個基因組中H4K20me2、ORC1和新生鏈信號的減少。與其他來源相比,H2A.Z調控的復制起點具有更高的激發效率和更早的復制時機。這些結果表明,組蛋白變體H2A.Z在表觀遺傳學上調控早期復制起點的許可和激活,并通過SUV420H1-H4K20me2-ORC1信號軸維持復制時機。
為了研究這個通路在生理條件下的作用,研究者還構建了在小鼠T細胞中條件性敲除H2A.Z的小鼠。研究結果也發現,在T細胞中條件性敲除H2A.Z會導致活化后的T細胞增殖變慢,復制信號顯著降低。
該研究中,H-3標記的甲基化轉移酶活性使用珀金埃爾默公司的液閃儀進行定量分析。珀金埃爾默為ZG科學家科研助力。
圖:含H2A.Z的核小體結合甲基化酶SUV420H1的結構顯示(a)R257/ SUV420H1和E64/ H4相互作用(b)K333 /SUV420H1和D97/ H2A.Z相互作用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科學家揭示抑制分泌干擾素的關鍵調控因子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黃曉軍研究組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程研究組合作在Cell Reports期刊發表論文,揭示了G-CSF通過GR-SOCS1信號軸抑NK細胞分泌IFN-γ的分子機制。
-
- 秸稈還田的秘密——西華師大任東團隊揭示有機污染物光降解調控機制 |前沿用戶報道
- 使用 HORIBA Aqualog 熒光光譜儀測定提取液的熒光光譜和吸收光譜,并使用平行因子(PARAFAC)等分析技術確定 DOM/WSOM 的組分及其特征。
-
- 通過EV研究揭示甲肝病毒的作用機制
- 生物納米顆粒(比如細胞外囊泡、外泌體、病毒或類病毒顆粒)在生命科學和納米藥物研究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
- 科學家揭示真核生物氧化磷酸化多樣性
- 在這項研究中,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的周龍研究員團隊與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James Letts助理教授團隊合作,利用高分辨率冷凍電鏡探究了嗜熱四膜蟲的電子傳遞鏈。
-
- 脊髓中新的氧傳感機制參與對缺氧的心肺反應,揭示新的分子和細胞機制
- 研究簡介:在哺乳動物中,頸動脈體是響應急性缺氧而驅動呼吸、交感神經活動和血壓的主要氧傳感器。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189-cn.com)。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