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富含干細胞的生物墨水打印高保真功能組織
本研究旨在解決傳統水凝膠生物墨水3D 生物打印后難以快速穩定、分辨率和保真度低的問題,開發了具有剪切變稀和自修復特性的氧化和甲基丙烯酸酯化海藻酸鹽(OMA)生物墨水。該墨水通過鈣離子交聯實現快速自修復穩定,再經光交聯增強力學性能,成功打印出高分辨率(filament 直徑 223-361μm)、高保真度(92-110%)的復雜結構(如懸垂結構、耳朵模型等)。負載的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hMSCs)存活率高,且在長期培養中可分化為軟骨組織,為復雜功能組織工程提供了有效平臺。
思維導圖
1. 研究背景與挑戰
·水凝膠的應用基礎:水凝膠是親水性聚合物的3D 網絡,因生物相容性好、可模擬細胞外基質(ECM),廣泛用于組織工程,但傳統水凝膠難以打印出復雜、高精度的 3D 結構。
·3D 生物打印的核心問題:多數水凝膠生物墨水擠出后無法快速穩定,導致分辨率低、保真度差,難以形成自支撐結構,限制了其在復雜組織構建中的應用。
·研究目標:開發新型水凝膠生物墨水,需滿足高打印分辨率和保真度、可調力學性能和降解速率、高細胞活力。
2. OMA 生物墨水的制備
·OMA 的合成:通過海藻酸鹽的氧化(使用高碘酸鈉)和甲基丙烯酸酯化(使用2 - 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制備,可調節氧化度(1%、2%)和甲基丙烯酸酯化度(5%、10%、20%)。
·生物墨水配制:2 w/v% OMA 溶于 DMEM,添加 0.05 w/v% 光引發劑;與不同濃度硫酸鈣 slurry(0-210.0 mg/ml)混合,通過鈣離子交聯形成初始結構,后續可經紫外光(20 mW/cm2,1 min)二次交聯增強穩定性。
3. 3D 生物打印系統與流程
·打印機改裝:改裝Printrbot 打印機,替換為注射器泵擠出系統,兼容 Cura 軟件;同時使用商用打印機(Biobot Basic、Bio X?)。
·打印參數:使用22G、25G、27G 針頭,通過對應軟件控制,打印結構包括立方體、字母、耳朵、懸垂結構(碗、橋等)。
4. OMA 生物墨水的關鍵性能(流變學特性)
性能指標 | 具體表現 | 意義 |
剪切變稀 | 黏度隨剪切率升高而降低 | 便于通過針頭擠出,降低對細胞的剪切損傷 |
剪切屈服應力 | <5 Pa | 只需小應力即可流動,提升打印操作性 |
儲能模量(G') | G' > 損耗模量(G''),機械穩定性好 | 保證打印結構初始穩定性 |
自修復特性 | 循環應變測試中,100% 應變下變為液態,1% 應變下秒級恢復固態 | 打印后快速穩定,防止結構坍塌 |
圖1.由高粘度海藻酸鹽合成的OMA(1OX20MA)生物油墨的表征。OMA生物墨水的粘度測量與(a)剪切力的關系速率和(B)剪應力分別表明了其剪切減薄和剪切屈服行為。(C)OMA-15[OMA+15μl CaSO4(1.22M) ]、(D)OMA-20[OMA+20μl CaSO4(1.22 M)]、(E)OMA-25[OMA+25μl CaSO_4(1.22 M])和(F)OMA-40[OMA+40μl CaS04(1.22M)]生物墨水表明OMA生物墨水具有機械穩定性。(G)OMA-15、(H)OMA-20、(I)OMA-25和(J)OMA-40生物墨水的應變掃描測試。OMA的G′和G′′交叉生物墨水作為剪切應變的函數,在較高的剪切應變下表現出凝膠到溶膠的轉變。(K)OMA-15、(L)動態應變試驗期間剪切模量的變化OMA-20、(M)OMA-25和(N)OMA-40生物墨水在1 Hz下具有交替的低(1%)和高(100%)應變,表明它們在固體樣之間快速過渡并且在幾秒鐘內表現出類似液體的行為,這表明具有自愈或觸變特性。(O)使用BioX打印機上的OMA生物墨水的3D打印結構(5×5×3 mm)的照片。
5. 3D 打印效果:分辨率與保真度
·高分辨率:隨針頭內徑減小(22G:413μm→27G:210μm),打印 filament 直徑相應減小(361μm→223μm),為針頭內徑的 88-106%。
·高保真度:10×10×5 mm 立方體打印后,尺寸保真度達 92-110%;復雜結構(UIC 標志、耳朵)及懸垂結構(無需支撐)均能精準打印
6. 細胞活性與功能分化
·細胞活力:hMSCs 負載濃度為 5×10? cells/ml,打印及光交聯后,Live/Dead 染色顯示高存活率。
·軟骨分化:在軟骨誘導培養基中培養4 周后,甲苯胺藍染色呈強陽性(紫色),GAG/DNA 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到軟骨陷窩結構,表明形成功能性軟骨組織。
圖2.使用改良的Printrbot打印機與由高粘度藻酸鹽合成的負載hMSC的OMA生物墨水區分3D生物打印構建體。代表性的(A)活的、(B)死的和(C)在第0天的光交聯3D打印結構的合并顯微照片。在光交聯之前和之后使用負載hMSC的OMA生物墨水(D)3D打印耳朵。甲苯胺藍O染色前后軟骨分化的3D打印耳朵(F)和(G)。在(H)軟骨生成(Chondro)和(I)生長培養基(對照)中培養的甲苯胺藍O染色構建體切片的顯微照片。(J)3D打印構建體中GAG/DNA的定量。白色、紅色和黑色刻度條分別表示200μm、1 cm和100μm。*與對照組相比,p<0.05。
7. 結論
OMA 生物墨水憑借剪切變稀、自修復及雙重交聯特性,解決了傳統水凝膠打印的關鍵挑戰,實現高分辨率、高保真復雜結構(包括懸垂結構)的打印。
負載的hMSCs 可存活并分化為功能組織,為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提供了高效、可擴展的平臺。
關鍵問題:
問題:OMA 生物墨水相比傳統水凝膠生物墨水,在 3D 打印中解決了哪些核心缺陷?
答案:傳統水凝膠生物墨水存在打印后難以快速穩定、分辨率和保真度低、無法支撐復雜結構(如懸垂結構)的缺陷。OMA 生物墨水通過剪切變稀特性實現順利擠出,快速自修復特性(秒級恢復機械性能)確保打印后立即穩定,雙重交聯(鈣交聯+ 光交聯)增強力學性能,從而實現高分辨率(filament 直徑 223-361μm)、高保真度(92-110%),并能打印無需支撐的懸垂結構,克服了傳統缺陷。
問題:研究中如何驗證OMA 生物墨水打印結構的功能可行性?
答案:通過干細胞負載與分化實驗驗證功能可行性:① 負載的 hMSCs 在打印及光交聯后存活率高;② 在軟骨誘導培養基中培養 4 周,打印結構保持高保真度,甲苯胺藍染色顯示 GAG 富集(強陽性),觀察到軟骨陷窩結構;③ GAG/DNA 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證明 hMSCs 成功分化為功能性軟骨組織,驗證了打印結構的功能可行性。
問題:OMA 生物墨水的雙重交聯機制(鈣交聯 + 光交聯)分別發揮了什么作用?
答案:① 鈣交聯:通過鈣離子與OMA 的 ionic 作用實現初始交聯,賦予墨水剪切變稀和自修復特性,確保打印過程中順利擠出且打印后快速穩定,維持結構初步形態;② 光交聯:通過紫外光(20 mW/cm2,1 min)引發甲基丙烯酸酯基團聚合,形成共價交聯網絡,增強結構的長期力學穩定性和降解抗性,支持干細胞長期培養和功能分化。兩者結合實現了打印便捷性與結構長效性的平衡。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容
Cellink 認證的中國授權經銷商:
Gaia China Co.,Ltd.
電話:13818732961/18201779599
郵箱:info@gaiachina.com.cn
網址:http://www.gaiachina.com.cn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七莘路108廣場南樓2705室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用富含干細胞的生物墨水打印高保真功能組織
- 本研究旨在解決傳統水凝膠生物墨水3D 生物打印后難以快速穩定、分辨率和保真度低的問題,開發了具有剪切變稀和自修
-
- 打印納米ZnO墨水
- 印刷電子技術是一種蓬勃發展的增材制造技術,已廣泛應用在微/納制造和柔性電子器件中。金屬氧化物作為一類常見的印刷電子材料,被用于各種傳感與邏輯器件中。
-
- 用于高分辨率生物打印的新型(PNIPAAm)基雙凝膠墨水
- 本文介紹了一種用于高分辨率生物打印的新型聚 N - 異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基雙凝膠墨水和熱可逆泊洛沙
-
- 打印納米Au-Ag導電墨水
- 導電薄膜在電子工業中的應用越來越重要,其中包括高功率微電子封裝、光伏和柔性顯示器等。具有高導電性的薄膜通常是通過燒結微米尺寸顆粒的印刷油墨來制備的。
-
- 生物3D打印組織中血管分支形成的調控機制
- 生物3D打印組織中血管分支形成的調控機制
-
- 用于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水凝膠生物墨水
- 本文研究開發了氧化甲基丙烯酸藻酸鹽(OMA)水凝膠生物墨水,其具有剪切變稀和自修復特性,通過離子交聯實現快速凝
-
- LumenX Gen 3 3D打印多血管網絡和功能構建:突破組織工程的新技術
- LumenX Gen 3是由Cellink公司推出的DLP(數字光處理)光固化生物打印機,專為高度精密的生物結構打印而設計
-
- 生物3d打印機的功能
- 在這些應用中,生物3D打印機憑借其獨特的功能和潛力,正在逐漸改變醫學和生物工程領域的面貌。生物3D打印機不僅可以地打印出人體組織和器官的模型,還能夠在臨床研究、藥物測試以及個性化醫療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本文將詳細探討生物3D打印機的主要功能,并闡述它在未來醫學中的應用前景。
-
- 【客戶焦點】探索可灌注生物混合SMT的生物打印技術
- Filippi博士團隊利用BIOX6生物打印機開發了可灌注的生物混合骨骼肌組織(SMT),結合GelMA生物墨水和犧牲性Pluronics微通道。這項研究突破了模擬骨骼肌組織的關鍵技術,為未來藥物測試和仿生模型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
- 銀導電墨水
- 中科大劉靜團隊報道了一種以液態金屬為基礎的印刷材料,以氣體為介質制備厘米級二維半導體和紫外探測器。
-
- 濕度傳感器墨水套裝
- 近年來,材料科學和制造技術的進步促進了柔性傳感器的發展。然而,新興的柔性傳感器與傳統的硅基剛性傳感器之間仍存在性能差距,特別是缺乏針對上述挑戰的動態建模和優化分析。
-
- FPCB墨水套裝
- 與單個膠體納米粒子相比,具有明確結構的可編程納米組件具有更突出的耦合效應和集體行為。
-
- 3D生物打印技術如何用于癌癥研究?
- 3D生物打印在癌癥研究中有巨大潛力,它能創建精確的腫瘤模型,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
-
- 【網絡研討會】:無動物實驗的生物打印革命
- 生物打印作為一種替代動物實驗的創新技術備受矚目。盡管許多現有模型和方法仍含有動物來源成分,但我們正在邁向更加道德和環保的發展方向。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189-cn.com)。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文章
- 農業技術:改變牛的基因而不是改變環境
- 光學相干層析技術,給昆蟲做“心電圖”
- 《J. Comput. Civ. Eng.》--無人機高光譜圖像與人機交互增量半監督學習相結合的材料狀況評估
- 【應用】生物醫學包埋新選擇——使用步琦微膠囊造粒儀B-390/B-395Pro制備硫酸鹽纖維素微膠囊體
- 臺式無掩膜光刻機助力 Nature Electronics:基于單層 MoS 的類腦仿生神經元,實現內在可塑性!
- 香港理工大NiTi合金研究揭秘:FLIR X8583如何突破熱行為觀測技術瓶頸?
- 《Nature Materials》!石墨烯磁性如何被“看見”?國儀量子SNVM助客戶實現石墨烯自旋器件關鍵突破
- Cytiva濃縮離心管選擇指南
- 多參數水質重金屬檢測儀故障分析與排除
- 實驗型高壓均質機用途及功能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