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干貨 | 新物體識別實驗:解析認知與記憶的奧秘
在認知神經科學領域,評估動物對物體的認知與記憶能力對于探索學習記憶機制、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以及開展藥物研發等工作具有重大意義。新物體識別實驗(Novel Object Recognition Test,NOR)作為一種簡單且有效的行為學實驗方法,逐漸受到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
新物體識別實驗基于動物探索新奇物體的天然傾向,通過比較動物對熟悉物體和新奇物體的探索時間來評估其認知與記憶功能。該實驗具有操作簡便、成本較低、對動物應激較小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學習記憶相關的研究領域,如阿爾茲海默病(AD)、認知障礙等。
動物對環境中的物體具有天然的好奇心,當出現新奇物體時,它們會傾向于花費更多時間進行探索。實驗通常分為兩個階段:熟悉化階段和測試階段。在熟悉化階段,動物接觸兩個相同的熟悉物體;在測試階段,一個熟悉物體被替換為新奇物體,通過比較動物對熟悉物體和新奇物體的探索時間,計算偏好指數,從而評估動物的認知與記憶能力。
環境準備:選擇一個安靜、無干擾的實驗環境,確保照明適宜且均勻。使用專用的實驗箱,箱內空間大小適中,可放置兩個相同的位置對稱的物體,物體形狀、顏色、材質等特征應易于動物識別;
動物適應:將實驗動物提前置于實驗箱中適應一段時間,使其熟悉實驗環境,減少環境應激對其行為的影響;
動物入箱:將動物輕輕放入實驗箱內,確保其面向箱壁,避免直接接觸物體,以減少初始接觸時的應激反應;
自由探索:允許動物在實驗箱內自由活動,接觸并探索兩個熟悉物體,一般持續 5 - 10 分鐘。在此期間,觀察并記錄動物對每個物體的探索時間;
離箱處理:探索結束后,必要時使用保溫墊維持其體溫,然后送回飼養籠休息。
環境設置:保持實驗環境與熟悉化階段一致,將實驗箱內的一個熟悉物體替換為新奇物體,新奇物體應與熟悉物體在形狀、顏色、材質等方面有明顯差異,但不能過于突兀,以免引起動物的過度應激反應;
動物入箱:將動物再次放入實驗箱內,同樣確保其面向箱壁;
自由探索:讓動物在實驗箱內自由活動,接觸并探索熟悉物體和新奇物體,一般持續 5 - 10 分鐘。觀察并記錄動物對熟悉物體和新奇物體的探索時間;
離箱處理:探索結束后,按照熟悉化階段的離箱處理方法進行操作。
探索時間:通過視頻跟蹤系統或人工觀察記錄動物與物體接觸時的嗅聞、舔舐、抓握等行為的持續時間;
偏好指數:計算動物對新奇物體的偏好指數,公式為:偏好指數 =(新奇物體探索時間 - 熟悉物體探索時間)/(新奇物體探索時間 + 熟悉物體探索時間)。偏好指數越高,表明動物對新奇物體的興趣越大,認知與記憶功能可能越好。
環境控制:實驗環境應保持安靜、無干擾,避免強光、噪音等因素對動物行為產生影響;同時,實驗箱和物體應保持清潔,防止氣味殘留干擾動物的探索行為;
動物適應:充分的動物適應訓練是確保實驗結果可靠的關鍵步驟之一,需要提前讓動物熟悉實驗環境;
變量控制:盡量保證實驗動物的性別、周齡、體重等基本特征一致,以減少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此外,在實驗過程中,應避免動物之間的相互干擾,確保每只動物的實驗獨立進行。
在文章”Cell-Type Specific Circuits in the Mammillary Body for Place and Object Recognition Memory”中,研究者使用新物體識別實驗(Novel Object Recognition Test,NOR)來評估小鼠的對象識別記憶能力。實驗分為訓練和測試兩個階段,訓練階段讓小鼠接觸兩個相同物體,測試階段則引入一個新物體替換其中一個熟悉物體。通過比較小鼠對熟悉物體和新奇物體的探索時間,計算偏好指數,來衡量小鼠的對象識別記憶能力。
研究發現,敲除Drd2神經元中的Cacna1h基因后,小鼠在新物體識別任務中的表現受到影響,無法有效區分熟悉物體和新奇物體,表明Drd2神經元在對象識別記憶中發揮重要作用。
玉研儀器提供專業的新物體識別實驗系統,包括實驗箱、高清攝像頭、視頻跟蹤與分析軟件等,能夠精準記錄動物的行為軌跡和探索時間,自動計算偏好指數等關鍵數據指標,為新物體識別實驗提供高效、可靠的解決方案。
實驗箱采用優質材料制造,結構穩固,內壁光滑,無毒無味,易于清潔和消毒;高清攝像頭可多角度拍攝動物行為,確保視頻畫質清晰;
視頻分析軟件基于先進的圖像識別和行為分析算法,能夠準確識別動物與物體接觸的瞬間和探索時間,自動記錄關鍵行為數據,減少人為誤差;
系統支持多個視頻同時分析,能快速處理大量視頻數據,大幅提升實驗效率,縮短研究周期。
實驗干貨 | 揭秘記憶密碼——Morris水迷宮實驗全解析
實驗干貨 | 神經科學研究利器——曠場實驗的操作指南與數據解讀
實驗干貨 | 小動物焦慮行為評估利器——高架十字迷宮實驗解讀
自研核心,鑄就非凡實力
,作為業內領先的科研設備制造商,自2010年成立以來15年始終秉承創新驅動發展,自研鑄就精品”的核心理念,致力于科學儀器的自主研發與生產,目前產品線覆蓋實驗動物飼養、生理信號采集、神經科學研究等多個科研及應用領域,不僅在常規儀器上不斷優化升級,更勇于探索前沿技術,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科學儀器。
公司研發人員占比40%,擁有傳感器、芯片設計、核心算法等科學家團隊,在產品落地與運營,市場與學術推廣,綜合產品方案設計與應用等方面均有專業的團隊提供支持,公司擁有可覆蓋全國的服務點,技術服務能力強大,客戶涵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部戰區總醫院等國內外一流研究機構、醫院。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實驗干貨 | 新物體識別實驗:解析認知與記憶的奧秘
- 在認知神經科學領域,評估動物對物體的認知與記憶能力對于探索學習記憶機制、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以及開展藥物研發等工作具有重大意義。新物體識別實驗...
-
- 實驗干貨 | 揭秘記憶密碼——Morris水迷宮實驗全解析
- Morris 水迷宮是英國心理學家 Morris于20世紀80年代首次設計及并應用于評估大腦學習記憶功能的一種實驗方法,通過強迫實驗動物在水槽中游泳、尋找、記憶隱藏著的平臺的位置...
-
- 探索流變儀測試實驗原理的奧秘
- 流變儀通過精確測試流體或固體材料在不同條件下的流動和變形行為,能夠為材料的加工性能提供重要數據支持。本文將詳細介紹流變儀的測試實驗原理,包括流變儀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及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
-
- 實驗干貨 | 神經科學研究利器——曠場實驗的操作指南與數據解讀
- 通過研究實驗動物在新環境的自發活動行為,從而評估嚙齒類動物的焦慮水平以及運動能力,在神經科學和藥理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如藥物對嚙齒類動物的運動能力和情緒狀態的影響等等...
-
- 實驗干貨 | 小動物焦慮行為評估利器——高架十字迷宮實驗解讀
- 在行為學實驗領域,上海玉研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憑借其深厚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行業經驗,為科研人員提供了一套全面且高效的高架十字迷宮實驗系統...
-
- 詳細解析 EMSA 實驗步驟
- 凝膠遷移實驗(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的詳細步驟,涵蓋從實驗準備到結果分析的各個環節。通過對該實驗技術的全面解讀,為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
-
- 從感知到認知:仿生紡織傳感系統解鎖機器人紋理識別新境界
- 研究背景在先進假肢與仿人機器人的研發進程中,人造觸覺感知系統是實現人機交互智能化的核心要素。
-
- 從感知到認知:仿生紡織傳感系統解鎖機器人紋理識別新境界
- 研究背景在先進假肢與仿人機器人的研發進程中,人造觸覺感知系統是實現人機交互智能化的核心要素。
-
- 從感知到認知:仿生紡織傳感系統解鎖機器人紋理識別新境界
- 從感知到認知:仿生紡織傳感系統解鎖機器人紋理識別新境界
-
- 實驗干貨 | 如何構建皮膚創傷愈合模型?
- 皮膚創傷愈合模型的構建和評估
-
- 實驗干貨丨基因互作-雙熒光素酶實驗,文末有彩蛋
- 百元京東卡??\x0d\x0a試劑免費試用??
-
- 實驗干貨丨基因互作-雙熒光素酶實驗,文末有彩蛋
- 百元京東卡??\x0d\x0a試劑免費試用??
-
- 實驗干貨 | 巨噬細胞的抗/促炎活性探究篩選
- 深入研究巨噬細胞對藥物的響應機制,有助于研發新型抗炎療法~
-
- 實驗干貨 | 一文快速掌握單細胞核RNA測序
- snRNA-seq是一個強大的工具,能夠解決scRNA-seq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189-cn.com)。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