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紅外高光譜成像技術應用于谷物品質檢測
近年來,近紅外高光譜成像技術發展迅速,在谷物、種子品質檢測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種子化學成分檢測、種子品種鑒定、種子活力檢測等。利用高光譜成像系統通過對種子進行光譜成像數據采集、進一步處理分析、結合紅外熱成像及物理化學等方法測量結果構建模型,可對谷物、種子品質進行快速、批量分析與檢測。
易科泰生態技術公司提供谷物、種子品質檢測全面解決方案,高通量、非接觸、數字化:
1、PhenoTron?-HSI種質資源高光譜成像分析系統
左:PhenoTron?-HSI種質資源高光譜成像分析系統;中、右:豆象侵染綠豆種子的900-1700nm高光譜成像分析及紅外熱成像圖(易科泰光譜成像實驗室供圖)
2、SeedSort種子高光譜成像在線分選平臺
左圖:高光譜成像在線分選平臺示意圖;右圖:水稻種子純凈度檢測分選(引自S. D. Fabiyi et al., "Varietal Classification of Rice Seeds Using RGB and Hyperspectral Images," in IEEE Access, vol. 8, pp. 22493-22505, 2020, doi: 10.1109/ACCESS.2020.2969847.)
案例一:近紅外高光譜成像技術用于玉米水分含量測定
水分是農作物種子質量標準的四大強制性檢測項目之一,種子水分含量太高會增加呼吸和養分消耗,降低活力;相反,水分含量太低會導致種子缺水和死亡,因此,準確測定玉米單粒種子水分含量對檢測評估玉米種質及JZ播種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玉米水分檢測方法,如烘箱干燥法,存在耗時、破壞樣品、無法檢測單粒樣品等缺點。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安全ZD實驗室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于高光譜成像技術(968.05–2 575.05 nm)結合CNN-LSTM算法的快速、無損、高精度玉米種子含水量檢測方法。
圖1-1 高光譜圖像采集及CNN-LSTM模型圖
圖1-2 CNN-LSTM網絡模型及不同模型下的聯合指標
該方法基于CNN-LSTM模型構建聯合指標RMSE/(1+R)對模型性能進行綜合評價。使用CNN模型自動提取光譜數據的深層特征,無需人工復雜的特征提取步驟,并提供高質量的數據輸入到LSTM模型,從而測定玉米含水量。結果顯示:在CNN-LSTM模型下,RMSE/(1+R)指標僅為0.141,具有較小的誤差,可以為玉米水分含量的快速、無損檢測提供可靠方法。
案例二:近紅外高光譜成像技術用于綠豆種子活力檢測
綠豆(vigna radiata)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糧食作物,其浸泡后發出的嫩芽具有清熱、美容養顏、改善視力的功效。 然而“鐵綠豆”是一種受生理影響和基因控制的“堅硬”綠豆,在發芽過程中會產生霉菌并感染臨近種子發芽。所以在種子生產過程中必須將堅硬種子和普通種子分開。目前,近紅外高光譜成像技術(NIR-HSI)已被廣泛應用于種子質量監測與評估,其優點是快速、高效、非損傷。
日本研究人員Kaewkarn Phuangsombut等人采用近紅外高光譜成像與偏小二乘法判別分析(PLS-DA)相結合的方法建立了正常綠豆和堅硬綠豆的分類模型:
圖2-1 不同方向放置正常綠豆和堅硬綠豆光譜曲線(900-1700nm 900-2500nm)
數據顯示:在波長990nm和1200nm處,健康種子的水分特征吸收峰和淀粉特征吸收峰均低于堅硬種子。說明堅硬綠豆在兩個波長處吸收的光比正常綠豆吸收的光少(水分和淀粉含量少)。
圖2-2 正常綠豆(a)和堅硬綠豆(b)的發芽力可視化分布圖(0.5-1.0表示萌發率很高)
結果顯示:大部分堅硬種子不可萌發部分的比例均大于正常綠豆。所以NIR-HSI的研究結果可作為綠豆種子萌發性指標,為綠豆生產以及綠豆發芽加工分類行業制定無損傷、數字化標準。
參考文獻:
[1] Zhang L, Zhang Q, Wu J, et al. Moisture detection of single corn seed based on hyperspectral imaging and deep learning[J]. 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 2022, 125: 104279.
[2] Phuangsombut K, Ma T, Inagaki T, et al. Near-infrared hyperspectral imaging for classification of mung bean see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Properties, 2018, 21(1): 799-807.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海鮮質量 | 高光譜成像技術應用于魚類品質檢測
- 應用方向:高光譜、魚肉品質、魚肉摻假
-
- 高光譜成像技術應用于文物檢測領域
- Clyde HSI 藝術掃描解決方案設計為完整的端對端解決方案,可在數秒內完成穩健、可靠、準確和可重復的高光譜測量,并可進行全面配置,以適應各種形狀和尺寸的文件、三維藝術結構和繪畫。
-
- 高光譜成像技術應用于文物檢測領域
- 高光譜成像已成為評估歷史文獻和藝術品的重要分析工具之一。
-
- 【行業應用】利用可見光-近紅外高光譜成像技術評價番茄品質的新定量指標
- 應用方向:番茄、高光譜成像系統、質量指標、因子分析、回歸模型
-
- 【行業應用】高光譜成像技術結合多變量分析檢測藏茶品質
- 應用方向:高光譜成像技術、多變量分析、茶多酚、游離氨基酸、茶分級
-
- ClydeHSI 可見近紅外高光譜相機
- ClydeHSI 可見近紅外高光譜相機
-
- 精準農業 | 近紅外高光譜成像技術助力水稻穗腐病嚴重度精準監測
- 應用方向:高光譜成像、水稻穗腐病、光譜指數、疾病嚴重程度
-
- 近紅外分析技術賦能米粉品質檢測:精準、高效、無損之選!
- 紅外分析技術應用展示!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189-cn.com)。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文章
- SDD(硅漂移探測器)對比PIN:您需要裝配了哪種探測器的手持光譜儀?
- 全自動在線材料光譜分析儀:半導體與電子行業的質量守護者
- Unisense微電極捕捉組織真實耗氧量,慢性傷口的“呼吸可視化”革命
- 掃描電化學顯微鏡(SECM)技術引入軟骨研究,繪制出首張軟骨表面氧氣滲透的高清地圖
- “微生物搶電子大戰”:為什么廢水處理廠會排放強效溫室氣體?
- 梅里埃BACT/ALERT3D全自動微生物培養檢測系統驗證攻略
- GB/T 45131-2025正式實施!元析儀器助力鍋爐水和冷卻水水質檢測填補國內空白
- 告別手動滴定!智能凱氏定氮儀讓檢測效率翻倍
- 揭秘橡膠品質守護者:膠乳高速機械穩定性測定儀把好第一關
- 氯化物檢測儀:從泳池到工業廢水的多領域應用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