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掃碼咨詢
聯系方式:010-80748842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在儀器網(www.189-cn.com)上看到的!
濕地公園生態環境物聯網監測
1、監測必要性
在眾多濕地類型中,以濕地公園為主的人工干預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周邊區域提供了諸如生態觀光休閑、生態科普教育等眾多的生態系統功能服務。
另一方面,濕地也是容易遭受破壞的脆弱生態系統之一,人類對濕地的侵占和不合理開發使其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因此對濕地公園等進行長期連續監測是政府在進行自然資源管理與保護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等宏觀決策中獲取相關信息數據的必要手段。
2、監測依據
《全國生態狀況調查評估技術規范—濕地生態系統野外觀測》
《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建設技術要求(LY/T 1708-2007)》
《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指標體系(LY/T 1707-2007)》
《濕地生態系統服務評估規范(LY/T 2899-2017)》
《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規范(LY/T 1755-2008)》
《區域生物多樣性評價標準(HJ 623—2011)》
《園林綠化十三五規劃綱要》
《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中長期發展規劃(2008—2020年)》
3、監測內容和指標體系
在前期調查和本地資料收集的基礎上,本著全面性、科學性、長期性、指導性、預防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選擇有代表性的指標,建立完備合理的生態監測體系,對濕地生態系統尤其是人工干預(如新建、修復、運營中)的濕地公園進行前后監測指標的對比、長期連續動態監測,以實時掌握現狀,分析區域內生物多樣性的動態變化以及濕地生態系統對自然環境的調控,并對植被保護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進行合理評估,確保濕地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
監測項目 | 監測指標 |
水文監測 | 水位、水溫、流速、徑流量、淹水深度、淹水歷時、濕地面積、積水面積。 |
水質監測 | 溫度、色度、濁度、pH值、電導率、氧化還原電位、懸浮物、溶解氧、葉綠素a、COD和BOD、氨氮、總磷、總氮、高猛酸鹽指數; 有毒有害物質:大腸菌群、細菌總數 |
土壤監測 | 土壤溫度、含水量、鹽分、土壤緊實度、土壤導水率、pH值、有機質,全氮、全磷、全鉀、全鹽量、重金屬 |
氣象監測 | 氣溫、相對濕度、風速、風向、氣壓、太陽總輻射、凈輻射、紫外輻射、天氣現象、降水、日照時數、地面蒸發、地溫 濕地生態系統碳水通量(水汽界面的CO2、H2O、CH4通量) |
生物監測 | 鳥類、爬行類、兩棲類、昆蟲類、哺乳類動物的種類數量及其種群密度;濕地植物種類及其種群密度、植被蓋度、植物多樣性指數、植物葉面積指數、植物物候;底泥生物、浮游生物種類及其種群密度。 |
環境質量 | 大氣降塵量、PM2.5、PM10、O3、CH4、SO2、NOx、負氧離子、噪聲 |
4、系統建設
借助物聯網、4/5G應用和云計算技術,整合遙感監測、航拍無人機、邊界視頻終端、地面自動化監測傳感器,獲取濕地公園大范圍、立體化的長期實時動態基礎監測數據,以實時掌握和分析區域內生物多樣性的動態變化以及濕地生態系統對自然環境的調控,并對植被保護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進行合理評估,確保濕地生態系統的健康。
相關產品
全部評論(0條)
推薦方案
相關解決方案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