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7年占據全球首位 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現狀與前景洞察
在陸地資源日漸匱乏的當下,世界各國紛紛將目光聚焦于海洋,海洋經濟已然成為推動全 球經濟增長的全新引擎。在此大背景下,海洋工程裝備作為開發與利用海洋資源的關鍵工具,其重要性與日俱增。
自然資源部發布的數據表明,2024 年我國海洋經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海洋經濟總量再創新高,首次突破 10 萬億元大關,較上年增長 5.9%。其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持續復蘇,國際市場份額已連續 7 年穩居全 球首位。這一成就的取得,不僅充分彰顯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的強大實力,也為該行業的未來發展筑牢了堅實根基。
海洋工程裝備是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所使用的各類裝備的統稱,涵蓋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其他海洋資源開發裝備、海洋浮體結構物、海岸工程裝備、近海工程裝備以及深海工程裝備等。
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現狀剖析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碼
為推動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的發展,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從《中國制造 2025》將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列為十大重 點發展領域之一,到《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 年)》明確提出加快海洋工程裝備創新發展、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再到近期相關部門發布的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都為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政策支持不僅體現在資金投入方面,還包括稅收優惠、人才引進等多個維度,有力地推動了行業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二)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近年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深海鉆井平臺領域,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 “藍鯨 1 號” 和 “藍鯨 2 號” 半潛式鉆井平臺,堪稱世界海洋工程裝備領域的標桿。
這兩座鉆井平臺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最 大作業水深可達 3658 米,最 大鉆井深度達到 15240 米,能夠在全 球不同海域高效作業。此外,我國在海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海洋風電安裝平臺等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部分產品的技術性能已躋身國際領先行列。
(三)市場需求持續上揚
隨著全 球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不斷深入,海洋工程裝備的市場需求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一方面,石油和天然氣依舊是全 球主要的能源來源,深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需求的不斷增加,帶動了深海鉆井平臺、FPSO 等裝備的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隨著全 球對清潔能源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海上風電產業蓬勃發展,海洋風電安裝平臺、海上風電機組基礎等裝備的市場需求也日益旺盛。除此之外,海洋旅游、海洋科研等領域的發展,也為海洋工程裝備行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四)產業集群效應日益凸顯
我國已形成多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如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這些產業集群匯聚了大量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科研機構以及配套企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產業集群的形成,不僅有利于企業之間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還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資金,推動產業的快速發展。以長三角地區為例,以上海為核心,周邊的江蘇和浙江等地擁有眾多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和配套企業,形成了集研發、設計、制造、配套于一體的產業體系。
(五)國際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盡管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一定份額,但面臨的國際競爭也日益激烈。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在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領域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具備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產業鏈。這些國家的企業在高端海洋工程裝備市場上競爭力較強,給我國企業帶來了較大挑戰。
此外,隨著全 球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市場需求的波動,國際市場競爭變得更加復雜多變。我國海洋工程裝備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加強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
深海油氣成為能源開發重 點,國際能源署預測其產量持續增長。我國南海等海域資源豐富,深海鉆井平臺、水下生產系統等高端裝備需求將上升,同時對裝備技術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倒逼企業加速創新。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連續7年占據全球首位 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現狀與前景洞察
- 在陸地資源日漸匱乏的當下,世界各國紛紛將目光聚焦于海洋,海洋經濟已然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全新引擎。在此大背景下,海洋工程裝備作為開發與利用海洋資源的關鍵工具,其重要性與日俱增。
-
- 貿易戰陰霾下:國產儀器科研現狀洞察
- 近日,美國關稅政策落地,給科研領域帶來了不小沖擊。美國作為科研設備和試劑的進出口大國,關稅調整致使科研設備和用品價格大幅上漲,全球實驗室設備和用品價格隨之飆升。這場看似沒有硝煙的戰爭,似乎已在全球科研
-
- 質構儀在食品研究中的應用現狀和前景
- 質構儀作為一種重要的食品分析工具,已經在食品研究中發擇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這種設備可以模擬人的口腔對食品的咀嚼和感知過程,從而實現對食品質構的精確測量和分析。目前,質構儀在食品研究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
-
- DKSH行業洞察 | 引領電動汽車電池行業
- 大昌華嘉(DKSH)的企業目標是豐富人們的生活。150多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為亞洲及其他地區拓展業務的企業提
-
- 2025 年第一季度中國紅外光譜儀市場:洞察行業格局與趨勢
- 紅外光譜儀作為分析物質分子結構和化學組成的核心科學儀器,在化學、材料科學、環境監測、藥物分析等眾多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 國家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技術聯盟在浙江正式成立
- 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起步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實現快速發展是在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國內外海洋裝備需求的增長,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抓住市場高峰期的戰略機遇。
-
- 全球能源互聯網國際標準在我國首發
- 近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下稱 “合作組織”)于北京舉辦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發布會,首次推出 7 項全球能源互聯網國際標準,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
- 光伏發電所帶來“自給自足”的前景,以及我國儲能和相關儀器儀表行業的未來
- 隨著能源和環境問題的出現,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壓力。 在所有清潔能源中,光伏技術有望成為最便宜的可再生能源。 “中國的光伏產業技術世界領先,我們的產業化技術也是最好的。” 近日,在浦東新區第十屆學術年會暨全球光伏與儲能行業最具前瞻性的前沿技術學術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
- 對話培訓班用戶 洞察行業需求 | 紐邁如何通過“用戶洞察”驅動“產品創新”?
- 我們希望通過與學者的深入交流,能夠更全面地了解用戶在使用紐邁設備時遇到的各種場景、挑戰和需求。同時,我們也期待從學者的專業視角中,獲取關于如何進一步提升設備性能、優化用戶體驗的寶貴建議。
-
- 對話培訓班用戶 洞察行業需求 | 紐邁如何通過“用戶洞察”驅動“產品創新”?
- 我們希望通過與學者的深入交流,能夠更全面地了解用戶在使用紐邁設備時遇到的各種場景、挑戰和需求。同時,我們也期待從學者的專業視角中,獲取關于如何進一步提升設備性能、優化用戶體驗的寶貴建議。
-
- 對話培訓班用戶 洞察行業需求 | 紐邁如何通過“用戶洞察”驅動“產品創新”?
- 我們希望通過與學者的深入交流,能夠更全面地了解用戶在使用紐邁設備時遇到的各種場景、挑戰和需求。同時,我們也期待從學者的專業視角中,獲取關于如何進一步提升設備性能、優化用戶體驗的寶貴建議。
-
- 對話培訓班用戶 洞察行業需求 | 紐邁如何通過“用戶洞察”驅動“產品創新”?
- 我們希望通過與學者的深入交流,能夠更全面地了解用戶在使用紐邁設備時遇到的各種場景、挑戰和需求。同時,我們也期待從學者的專業視角中,獲取關于如何進一步提升設備性能、優化用戶體驗的寶貴建議。
-
- 化學的藝術:認識首位IOTY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獎得主
- 今年八月,我們公布了第四屆EVIDENT全球顯微圖像大賽(IOTY 2022)的獲獎者名單。
-
- 水質測定儀技術革新與應用前景
- 隨著國內水資源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傳統單一參數的水質檢測方式已無法滿足現代環境管理的需求。水質多參數測定儀憑借其高效、精準、智能化的特點,正在重塑水質監測模式,成為水環境治理的"科技哨兵"。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189-cn.com)。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