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暉創新提供原子熒光形態分析儀檢測稻米中砷形態解決方案
民以食為天,大米是ZG的主要糧食之一。“毒稻米”新聞曾一度引起了國人對大米的恐慌。稻米中砷的毒性取決于它的化學形態和種類,無機砷(AsⅢ和AsⅤ)毒性較大,有機砷(DMA和MMA)毒性較小。長期攝入無機砷會增大患癌幾率,因此檢測并監控稻米中砷形態及含量,對保障人類生命健康至關重要。
國家衛計委于2016年3月21日正式實施了Zxin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5009-2014)。其中,第二篇食品中無機砷的測定取消了原子熒光法和銀鹽法,增加了液相色譜-原子熒光光譜法(LC-AFS)。
1儀器簡介
SA-7800是博暉公司精心打造的一款高性價比原子熒光形態分析儀,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多項ZL技術,完全滿足GB5009.11/17-2014國家標準的測試方法。獨有的模塊化體系結構設計,方便用戶隨時對產品升級和更新,Zxin的順序注射斷續流動聯用技術,可使樣品檢測速度提高50%。
圖1原子熒光形態分析儀SA-7800外觀圖
2實驗部分
2.1儀器與試劑
SA-7800原子熒光形態分析儀(北京博暉創新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數控超聲波清洗器;陰離子交換色譜柱;電子天平;恒溫磁力攪拌器;濾膜(0.45μm),微波消解儀;高速冷凍離心機;電熱鼓風干燥箱;經計量檢驗合格的移液器、容量瓶、移液管及燒杯等。
十二水合磷酸氫二鈉、二水合磷酸二氫鈉、硼氫化鉀、氫氧化鈉及鹽酸,甲醇,氬氣(純度≥99.99)及去離子水。
2.2實驗方法
2.2.1液相色譜參考條件
流動相:磷酸鹽緩沖溶液
高壓液相泵流速:1.0ml/min
進樣體積:100μL
2.2.2原子熒光光譜參考條件
光電倍增管負高壓:320V
載氣流量:300ml/min
屏蔽氣流量:800ml/min
蠕動泵轉速:80r/min
原子化器高度:8mm
砷燈總電流:100mA,主輔陰極各50mA
2.2.3氫化物發生條件
載流:5%的鹽酸溶液;還原劑:2%的硼氫化鉀/0.5%的氫氧化鈉溶液
2.3樣品分析
依據食品新國標,本研究針對稻米樣品建立相應的砷形態分析方法。砷形態標準曲線圖,譜圖如圖2所示。砷形態的標準譜圖,如圖3所示。
As(Ⅲ),r=0.9999
DMA,r=0.9999
MMA,r=1.0000
As(Ⅴ),r=0.9995
圖2砷形態標準曲線圖
圖3砷形態的標準譜圖
表1稻米樣中砷形態的分析結果
砷形態
本底值/mg/kg
加標量/mg/kg
加標測定值/mg/kg
回收率/%
As(Ⅲ)
0.0618
0.10
0.173111.2
0.20
0.280109.1
0.30
0.35698.1
As(Ⅴ)
0.000
0.10
0.111111.0
0.20
0.19296.0
0.30
0.29598.3
表1為樣品進行加標回收實驗測試結果,加標回收率為96%-111.2%,效果良好。
采用液相色譜-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聯用技術的SA-7800形態分析儀進行砷形態分析,優化了氫化物發生條件、色譜條件及樣品制備條件等實驗參數并進行了方法學實驗。結果表明本方法切實可行,樣品前處理簡單、結果穩定性好,適用于稻米樣品中砷形態的分析。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浙江省市監局發布《原子熒光形態分析儀校準規范》報批稿
- 本規范適用于原子熒光形態分析儀的校準。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189-cn.com)。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資訊
- 四位院士共聚2025上海生物發酵系列大展,暢談前沿熱點,免費報名!
- LI-COR亮相AOGS2025,展示前沿生態系統監測技術
- 贏洲科技儀景通vanta二代手持光譜儀—— 品質與服務的雙重保障!
- 菌菌大促微生物質控4折福利最后沖刺!
- 邀請函丨2025第9屆亞太潔凈技術與設備展覽會
- 拯救科研枯燥,Gilson實驗搭子大賽來咯!千元豪禮等你來拿!
- 水質檢測儀_紡織行業_紡織污水廠的COD實時檢測
- 新諾儀器戰略合作單位—— ACPPE 2025上海國際高端技術陶瓷粉體、制品及裝備展覽會
- ADLM 2025高光時刻:天隆&科華同心攜手,以創新產品共拓國際市場
- 客戶案例丨內蒙古水利科學研究院實驗中心生物毒性檢測儀實戰培訓指南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