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 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局、能源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按照《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統一部署,有序推動以數據中心、5G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發揮其“一業帶百業”作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研究制定了《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 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國家發展改革委
中 央 網 信 辦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 家 能 源 局
2021年11月30日
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 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pdf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 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 數據中心、5G 是支撐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公共 基礎設施,也是關系新型基礎設施節能降耗的最關鍵環節。
-
- 官方解讀:《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
-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林草局等九部門聯合發布《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
-
- 浙江推動建材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欲完成碳達峰 環保儀器可大顯身手?
- 環保儀器可以幫助建材企業實現廢水處理。 建材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含有高濃度的懸浮物、重金屬離子等有害物質,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 水質分析儀、在線監測儀等環保儀器可以對廢水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
-
- 碳循環、碳達峰、碳中和——二氧化碳(CO2)的監測方案
- 自然界碳循環的基本過程如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陸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過生物或地質過程以及人類活動,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氣中。
-
- 官方解讀——《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
- 切實做好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工作,根據《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結合《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制定本實施方案。
-
- 成渝地區開展大氣臭氧觀測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科技支撐
- 重慶市沙坪壩區搭載CYDT-1型臭氧探空傳感器的探空氣球開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氣臭氧觀測。
-
- 杭州正式啟動碳達峰試點全力發展綠色能源 儀器行業發展如何助力城市碳達峰?
- 提升能效和節能監測是儀器行業助力城市碳達峰的重要途徑。儀器行業應致力于開發和推廣高效能的能耗監測設備,用于實時監控和管理能源使用情況。這些設備可以安裝在關鍵能耗節點,如電網、工廠、商業建筑等。
-
-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公開征集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需求
- 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需求,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 工信部計劃2025初步建成碳達峰碳中和體系 環保儀器如何助力達成目標?
- 環保儀器在污染源控制和治理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對大氣、水體等環境介質中污染物的監測,環保儀器可以為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和執行提供科學依據。
-
- 廣西印發工業碳達峰實施方案 儀器行業向低碳環保發展成趨勢
- 推進清潔生產是實現碳達峰的重要途徑。 儀器儀表行業需要采用清潔生產技術,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 例如,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可以減少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的排放。
-
- 2021年兩會 熱議“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 應對溫室效應
- 全球變暖是人類的行為造成地球氣候變化的后果。“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
-
- 上海市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專項(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
-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特發布2021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專項(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189-cn.com)。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