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評論(2條)
-
- 楓度翩翩007 2013-09-10 00:00:00
- 一、正確安裝的問題 使用顯微鏡前,首先要把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安裝上去。目鏡的安裝較為簡單,主要的問題在于物鏡的安裝,由于物鏡鏡頭較貴重,萬一學生安裝時螺紋沒合好,易摔到地上,造成鏡頭損壞,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強調學生在安裝物鏡時要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托住物鏡,然后用右手將物鏡裝上去,這樣即使沒安裝好,也不會摔到地上。 二、正確對光的問題 對光是使用顯微鏡時很重要的一步,有些學生在對光時,隨便轉一個物鏡對著通光孔,而不是按要求一定用低倍鏡對光。轉動反光鏡時喜歡用一只手,往往將反光鏡扳了下來。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時,一定要強調用低倍鏡對光,當光線較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而光線較弱時則用大光圈、凹面鏡,反光鏡要用雙手轉動,當看到均勻光亮的圓形視野為止。光對好后不要再隨便移動顯微鏡,以免光線不能準確地通過反光鏡進入通光孔。 三、正確使用準焦螺旋的問題 使用準焦螺旋調節焦距,找到物象可以說是顯微鏡使用中Z重要的一步,也是學生感覺Z為困難的一步。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極易出現以下錯誤:一是在高倍鏡下直接調焦;二是不管鏡筒上升或下降,眼睛始終在往目鏡中看視野;三是不了解物距的臨界值,物距調到2~3厘米時還在往上調,而且轉動準焦螺旋的速度很快。前兩種錯誤結果往往造成物鏡鏡頭抵觸到裝片,損傷裝片或鏡頭,而第三種錯誤則是學生使用顯微鏡時Z常見的一種現象。針對以上錯誤,教師一定要向學生強調,調節焦距一定要在低倍鏡下調,先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下降,物鏡靠近載玻片,但注意不要讓物鏡碰到載玻片,在這個過程中眼睛要從側面看物鏡,然后用左眼朝目鏡內注視,并慢慢反向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直當看到物像為止,同時向學生說明一般顯微鏡的物距在1厘米左右,所以如果物距已遠超過1厘米,但仍未看到物像,那可能是標本未在視野內或轉動粗準焦螺旋速度過快,此時應調整裝片位置,然后再重復上述步驟,當視野中出現模糊的物像時,就要換用細準焦螺旋調節,只有這樣,才能縮小尋找范圍,提高找到物像的速度。 四、物鏡轉換的問題 使用低倍鏡后換用高倍鏡,學生往往喜歡用手指直接推轉物鏡,認為這樣比較省力,但這樣容易使物鏡的光軸發生偏斜,原因是轉換器的材料質地較軟,精度較高,螺紋受力不均勻很容易松脫。一旦螺紋破壞,整個轉換器就會報廢。教師應指導學生手握轉換器的下層轉動板轉換物鏡。 五、正確用眼的問題 用顯微鏡觀察物體時,應雙眼同時睜開,左眼往目鏡內注視。但有不少學生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喜歡用手捂住右眼或干脆閉上右眼,這是不符合實驗的觀察要求的,這種不良習慣會造成左眼疲勞,同時也不能做到邊觀察邊畫圖。教師在指出學生這一毛病的同時,應具體示范,告訴學生左眼要盡量貼近目鏡,右眼試圖向視野內注視,如此反復訓練,就會達到雙目同時睜開觀察的要求。或者也可以通過做以下練習:睜開雙眼,用一張紙或手掌豎立在兩眼之間,鼻子跟前,使左右眼不能互看對側一邊,然后有意識地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如此3~5次,每天早晚各做一遍,不到一星期便可學會。 顯微鏡的使用或操作錯誤,是生物實驗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只要認真地對待,有意識地去糾正它,克服它,熟練而正確地使用顯微鏡是完全可以做的。
-
贊(16)
回復(0)
-
- htuopnlianf751 2013-09-10 00:00:00
- 1. 調節亮度:由暗調亮,可以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反光鏡的角度。 2. 將玻片在載物臺上適當位置固定好。 3. 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使用粗準焦螺旋將鏡筒自上而下的調節,眼睛在側面觀察,避免物鏡鏡頭接觸到玻片而損壞鏡頭和壓破玻片。 4. 左眼通過目鏡觀察視野的變化,同時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上移,直至視野清晰為止。 5. 如果在視野中沒有被觀察對象,可以移動裝片,原則為欲上反下,欲左反右。 6. 如果不夠清晰,可以用細準焦螺旋進一步調節。 7. 如果需要在高倍物鏡下觀察,可以轉動轉換器調換物鏡。如果視野較暗,可通過1的方法調節;如果不夠清晰,可通過6的方法調節,但是不可以用4的方法。 8. 使用完畢后,請調節轉換器,使空鏡頭孔對著通光孔,將鏡筒調至Z低后裝入鏡箱。 臨時裝片的制作 1. 在載玻片的ZY滴一滴清水,用鑷子將材料放入其中,加蓋蓋玻片后用吸水紙將周圍的水吸凈擦干凈后放到載物臺上觀察。 2. 如果有氣泡,可以用滴管在蓋玻片一側滴加清水,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引排出氣泡。 3. 載物臺一定要保持水平,避免清水流出污染載物臺。 希望能讓你滿意。。
-
贊(9)
回復(0)
熱門問答
- 誰能給總結一下高中生物實驗中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 跪求,緊急.... 跪求,緊急. 展開
2013-09-09 04:56:27
302
2
- 高中生物實驗中哪些用到了高倍顯微鏡
2017-11-21 10:06:53
574
1
- 高中生物實驗部分,那些需要用到顯微鏡
2014-09-14 01:45:26
317
2
- 高中生物實驗中有哪些需要用到顯微鏡進行觀察
2015-05-04 12:02:36
429
1
- 廣東高中所有生物實驗
2013-08-11 19:01:27
303
2
- 在高中生物實驗中,什么實驗需用低倍顯微鏡,什么實驗用電學顯微鏡?
2011-05-07 07:59:11
827
4
- 高中生物實驗題,在線等!!
- 1、馬鈴薯塊莖如經日曬,表面可變成綠色,這一現象是由于:A白色體轉變為葉綠體;B白色體轉變為有色體;C葉綠體轉變為有色體;D質體轉變為有色體。完全不明白。。2、下列處理不能加快... 1、馬鈴薯塊莖如經日曬,表面可變成綠色,這一現象是由于:A白色體轉變為葉綠體;B白色體轉變為有色體;C葉綠體轉變為有色體;D質體轉變為有色體。完全不明白。。 2、下列處理不能加快細胞質流動的是:A放溫水中;B燈光照射;C切割實驗材料;D加2,4-二硝基苯酚YZ細胞呼吸作用。關鍵在C和D,都是什么意思? 3、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自制的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臨時裝片,發現細胞重疊嚴重,從制作裝片過程分析,Z早可能出現的問題是:A載玻片上沒滴清水;B解離的時間不夠;C沒有將根尖壓碎;D取材不好。為什么是B不是D? 4、下列哪種物質單位質量的含糖量Z多:脫脂棉,蘋果,面粉,鮮牛肉。脫脂棉是什么。。比蘋果還多。。 5、將面團包在紗布中在清水中搓洗,粘留在紗布上的黏稠物質和洗出的白漿分別都是什么? 多謝!!!在線等! 展開
2012-01-30 16:47:35
337
3
- 高中生物實驗 綠葉色素的提取
- 請詳細說明各項步奏及其原因 如加入某藥品的原因
2011-12-27 21:15:31
402
2
- 高中有機化學反應類型總結
- 如題。謝謝!... 如題。謝謝! 展開
2009-04-04 08:12:50
271
2
- 誰幫我總結一下高中范圍內各種化學儀器精
2017-04-29 00:11:42
448
1
- 高中生物實驗知識哪里可以找到?
- 高中生物實驗知識哪里可以找到?Z好給個下載地址... 高中生物實驗知識哪里可以找到? Z好給個下載地址 展開
2010-08-04 02:34:55
491
3
- 高中生物實驗,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求詳細步驟和實驗結果
2017-12-14 23:35:19
422
1
- 化學求助:容量瓶的有關注意事項,使用方法,求好心人總結一下。。
2012-02-11 13:43:58
345
1
- 高中生物實驗ph=7的磷酸緩沖液怎么配制
2015-10-07 18:48:25
650
1
-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2016-09-17 15:28:14
398
1
- 顯微鏡使用方法
2011-04-04 18:30:42
396
4
- 如何正確使用顯微鏡的初中生物實驗
2017-03-01 14:46:35
422
2
- 總結功率表與自耦變壓器的使用方法
- 如題,請準確詳細說明 對于真正能幫上忙的高人,我會致以衷心感謝~
2018-12-04 01:09:09
567
0
- 高中三年學的所有生物技術工程總結。
- 像基因工程,克隆,體細胞移植,植物組織培養。。。詳細點包括用途,步驟,要用的工具。。。... 像基因工程,克隆,體細胞移植,植物組織培養。。。 詳細點 包括用途,步驟,要用的工具。。。 展開
2012-03-03 11:05:01
597
1
- 初二生物實驗會考顯微鏡是多少倍
2016-04-14 17:13:34
897
1
8月突出貢獻榜
推薦主頁
最新話題
-
- #618 儀器設備促銷盛宴#
- 真菌毒素檢測儀應用場景主要檢測糧油谷物及飼料...真菌毒素檢測儀應用場景主要檢測糧油谷物及飼料中真菌毒素含量,包括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伏馬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等等,檢測樣品涵蓋糧食谷物(大米、玉米、小麥、大麥、高粱等)及其制品、飼料及其原料、食用油脂、牛奶及其制品等;產品適用于地方糧庫、谷物生產企業、飼料廠、各類畜牧養殖企業、面粉廠、食品加工廠、第三方檢測機構及各級監管部門
- 便攜式COD測定儀技術參數檢測項目:COD;...便攜式COD測定儀技術參數檢測項目:COD;檢測量程:10-15000mg/L(分段);檢測方法:水質化學需氧量快速檢測法參考標準:HJ/T399-2007; 比色方式:預制比色試管16mm;比色皿50mm(含)以下;操作系統:安卓智能操作系統;屏幕顯示:8英寸高清觸摸屏,1024*768分辨率;示值誤差:≤±5%;重復性:<0.5%;穩定性:<0.5%;分辨率:0.001;光學穩定性:≤±0.001Abs/20分鐘(10萬小時壽命);自動校準:儀器具有自動校準功能;打印方式:微型熱敏打印機;操作視頻:≥4個項目的操作步驟演示視頻;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