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評論(5條)
-
- sishengck 2011-03-30 00:00:00
- 從蝙蝠身上學會了雷達,從青蛙身上發明了電子蛙眼,五彩的蝴蝶錦色粲然,如重月紋鳳蝶、褐脈金斑蝶等,尤其是螢光翼鳳蝶,其后翅在陽光下時而金黃,時而翠綠,有時還由紫變藍。科學家通過對蝴蝶色彩的研究,為軍事防御帶來了極大的裨益。在二戰期間,德軍包圍了列寧格勒,企圖用轟炸機摧毀其軍事目標和其他防御設施。蘇聯昆蟲學家施萬維奇根據當時人們對偽裝缺乏認識的情況,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叢中不易被發現的道理,在軍事設施上覆蓋蝴蝶花紋般的偽裝。因此,盡管德軍費盡心機,但列寧格勒的軍事基地仍安然無惹,為贏得Z后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同樣的原理,后來人們還生產出了迷彩服,大大減少了戰斗中的傷亡。 人造衛星在太空中由于位置的不斷變化可引起溫度驟然變化,有時溫差可高達兩、三百度,嚴重影響許多儀器的正常工作。科學家們受蝴蝶身上的鱗片會隨陽光的照射方向自動變換角度而調節體溫的啟發,將人造衛星的控溫系統制成了葉片正反兩面輻射、散熱能力相差很大的百葉窗樣式,在每扇窗的轉動位置安裝有對溫度敏感的金屬絲,隨溫度變化可調節窗的開合,從而保持了人造衛星內部溫度的恒定,解決了航天事業中的一大難題。 甲蟲與仿生 屁步甲炮蟲自衛時,可噴射出具有惡臭的高溫液體“炮彈”,以迷惑、刺激和驚嚇敵害。科學家將其解剖后發現甲蟲體內有3個小室,分別儲有二元酚溶液、雙氧水和生物酶。二元酚和雙氧水流到第三小室與生物酶混合發生化學反應,瞬間就成為100℃的毒液,并迅速射出。這種原理目前已應用于軍事技術中。二戰期間,德國納粹為了戰爭的需要,據此機理制造出了一種功率極大且性能安全可靠的新型發動機,安裝在飛航式上,使之飛行速度加快,安全穩定,命中率提高,英國倫敦在受其轟炸時損失慘重。美國軍事專家受甲蟲噴射原理的啟發研制出了先進的二元化武器。這種武器將兩種或多種能產生毒劑的化學物質分裝在兩個隔開的容器中,炮彈發射后隔膜破裂,兩種毒劑中間體在彈體飛行的8—10秒內混合并發生反應,在到達目標的瞬間生成致命的毒劑以殺傷敵人。它們易于生產、儲存、運輸,安全且不易失效。螢火蟲可將化學能直接轉變成光能,且轉化效率達,而普通電燈的發光效率只有6%。人們模仿螢火蟲的發光原理制成的冷光源可將發光效率提高十幾倍,大大節約了能量。另外,根據甲蟲的視動反應機制研制成功的空對地速度計已成功地應用于航空事業中。 蜻蜓與仿生 蜻蜒通過翅膀振動可產生不同于周圍大氣的局部不穩定氣流,并利用氣流產生的渦流來使自己上升。蜻蜒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飛行,還能向后和左右兩側飛行,其向前飛行速度可達72km/小時。此外,蜻蜒的飛行行為簡單,僅靠兩對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學家據此結構基礎研制成功了直升飛機。飛機在高速飛行時,常會引起劇烈振動,甚至有時會折斷機翼而引起飛機失事。蜻蜒依靠加重的翅痣在高速飛行時安然無恙,于是人們仿效蜻蜒在飛機的兩翼加上了平衡重錘,解決了因高速飛行而引起振動這個令人棘手的問題。 為了研究滑翔飛行和碰撞的空氣動力學以及其飛行的效率,一個四葉驅動,用遠程水平儀控制的機動機翼(翅膀)模型被研制,并diyi次在風洞內測試了各項飛行參數。 第二個模型試圖安裝一個以更快頻率飛行的翅膀,達到每秒18次震動的速度。有特色的是,這個模型采用了可變可調節前后兩對機翼之間相差的裝置。 研究的ZX和長遠目標,是要研究使用“翅膀”驅動的飛機表現,以及與傳統的螺旋推動器驅動的飛機效率的比較等等。 蒼蠅與仿生 家蠅的特別之處在于它的快速的飛行技術,這使得它很難被人類抓住。即使在它的后面也很難接近它。它設想到了每一種情況,非常小心,并能快速移動。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昆蟲學家研究發現,蒼蠅的后翅退化成一對平衡棒。當它飛行時,平衡棒以一定的頻率進行機械振動,可以調節翅膀的運動方向,是保持蒼蠅身體平衡的導航儀。科學家據此原理研制成一代新型導航儀——振動陀螺儀,大大改進了飛機的飛行性能,可使飛機自動停止危險的滾翻飛行,在機體強烈傾斜時還能自動恢復平衡,即使是飛機在Z復雜的急轉彎時也萬無一失。蒼蠅的復眼包含4000個可獨立成像的單眼,能看清幾乎360。范圍內的物體。在蠅眼的啟示下,人們制成了由1329塊小透鏡組成的一次可拍1329張高分辨率照片的蠅眼照像機,在軍事、醫學、航空、航天上被廣泛應用。蒼蠅的嗅覺特別靈敏并能對數十種氣味進行快速分析且可立即作出反應。科學家根據蒼蠅嗅覺器官的結構,把各種化學反應轉變成電脈沖的方式,制成了十分靈敏的小型氣體分析儀,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宇宙飛船、潛艇和礦井等場所來檢測氣體成分,使科研、生產的安全系數更為準確、可靠。 蜂類與仿生 蜂巢由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六棱柱形小蜂房組成,每個小蜂房的底部由3個相同的菱形組成,這些結構與近代數學家精確計算出來的——菱形鈍角109°28’,銳角70°32’完全相同,是Z節省材料的結構,且容量大、極堅固,令許多專家贊嘆不止。人們仿其構造用各種材料制成蜂巢式夾層結構板,強度大、重量輕、不易傳導聲和熱,是建筑及制造航天飛機、宇宙飛船、人造衛星等的理想材料。蜜蜂復眼的每個單眼中相鄰地排列著對偏振光方向十分敏感的偏振片,可利用太陽準確定位。科學家據此原理研制成功了偏振光導航儀,早已廣泛用于航海事業中。 其它昆蟲與仿生 跳蚤的跳躍本領十分高強,航空專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英國一飛機制造公司從其垂直起跳的方式受到啟發,成功制造出了一種幾乎能垂直起落的鷂式飛機。現代電視技術根據昆蟲單復眼的構造特點,造出了大屏幕彩電,又可將一臺臺小彩電熒光屏組成一個大畫面,且可在同一屏幕上任意位置框出某幾個特定的小畫面,既可播映相同的畫面,又可播映不同的畫面。科學家根據昆蟲復眼的結構特點研制成功的多孔徑光學系統裝置,更易于搜索到目標,已在國外一些重要武器系統中應用。根據某些水生昆蟲的組成復眼的單眼之間相互YZ的原理,制成的側YZ電子模型,用于各類攝影系統,拍出的照片可增強圖像邊緣反差和突出輪廓,還可用來提高雷達的顯示靈敏度,也可用于文字和圖片識別系統的預處理工作。美國利用昆蟲復眼加工信息及定向導航原理,研制了具有很大實用價值的仿昆蟲復眼尋的末制導導引頭的工程模型。日本利用昆蟲形態及特性開發研制了六足機器人等工學機器和建筑物的新構造方式。 未來展望 昆蟲在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中,隨著環境的變遷而逐漸進化,都在不同程度地發展著各自的生存本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昆蟲的各種生命活動掌握得越來越多,越來越意識到昆蟲對人類的重要性,再加上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新一代生物電子技術在昆蟲學上的應用,模擬昆蟲的感應能力而研制的檢測物質種類和濃度的生物傳感器,參照昆蟲神經結構開發的能夠模仿大腦活動的計算機等等一系列的生物技術工程,將會由科學家的設想變為現實,并進入各個領域,昆蟲將會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
贊(4)
回復(0)
-
- shmily局外人 2012-03-11 00:00:00
- 根據青蛙發明了電子眼 蛙眼成像術 青蛙蹲在稻田里,偶爾眨一眨那凸凸的大眼睛,盡管它眼前的禾稈上停著一只飛蛾,它卻“熟視無睹”。可是,飛蛾剛一展翅起飛,青蛙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上猛地一跳,張開大口,翻出舌尖,一下子就粘住飛蛾,“勾”進嘴里。 為了弄清楚為什么青蛙一定要等飛蛾起飛才發動攻擊,仿生學家對青蛙進行了特殊的實驗研究。原來,蛙眼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分成五類,一類只對顏色起反應,另外四類只對運動目標的某個特征起反應,并能把分解出的特征信號輸送到大腦視覺——視頂蓋。視頂蓋上有四層神經細胞,diyi層對運動目標的反差起反應;第二層能把目標的凸邊抽取出來;第三層只看見目標的四周邊緣;第四層則只管目標暗前緣的明暗變化。這四層特征就好像在四張透明紙上的畫圖,迭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圖像。因此,在迅速飛動的各種形狀的小動物里,青蛙可立即識別出它Z喜歡吃的蒼蠅和飛蛾,而對其他飛動著的東西和靜止不動景物都毫無反應。 弄清了蛙眼的原理和結構,仿生學家就發明了電子蛙眼。現代戰爭中,敵方可能發射來攻擊我方目標,這時我方可以發射反截擊對方的,但敵方為了迷惑我方,又可能發射信號來擾亂我方的視線。在戰場上,敵人的飛機、坦克、艦艇發射的真假都處于快速運動之中,要克敵制勝,必須及時把真假區別開來。將電子蛙眼和雷達相配合,就可以像蛙眼一樣,敏銳迅速地跟蹤飛行中的真目標。
-
贊(7)
回復(0)
-
- 夜嚎蒼狼 2013-04-06 00:00:00
- 通過觀察蜻蜓發明直升機。 研究蝙蝠發明了雷達。 根據海豚發明了聲納裝置。 根據蒼蠅的平衡棒發明了振動螺旋儀。 根據魚的形狀發明了船及汽車的流線型。
-
贊(7)
回復(0)
-
- 鑼鼓愛好人 2011-04-04 00:00:00
-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燈,生活變得方便、豐富多了。但電燈只能將電能的很少一部分轉變成可見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浪費掉了,而且電燈的熱射線有害于人眼。那么,有沒有只發光不發熱的光源呢? 人類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發光,如細菌、真菌、蠕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昆蟲和魚類等,而且這些動物發出的光都不產生熱,所以又被稱為“冷光”。 在眾多的發光動物中,螢火蟲是其中的一類。螢火蟲約有1 500種,它們發出的冷光的顏色有黃綠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螢火蟲發出冷光不僅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而且發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適合人類的眼睛,光的強度也比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種人類理想的光。 科學家研究發現,螢火蟲的發光器位于腹部。這個發光器由發光層、透明層和反射層三部分組成。發光層擁有幾千個發光細胞,它們都含有熒光素和熒光酶兩種物質。在熒光酶的作用下,熒光素在細胞內水分的參與下,與氧化合便發出熒光。螢火蟲的發光,實質上是把化學能轉變成光能的過程。 早在40年代,人們根據對螢火蟲的研究,創造了日光燈,使人類的照明光源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年來,科學家先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中分離出了純熒光素,后來又分離出了熒光酶,接著,又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熒光素。由熒光素、熒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當閃光燈。由于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等工作。 現在,人們已能用摻和某些化學物質的方法得到類似生物光的冷光,作為安全照明用。
-
贊(9)
回復(0)
-
- 彩虹豆豆323 2017-09-11 00:00:00
- 萊特兄弟根據鳥在空中飛行規律和技巧 發明了飛機
-
贊(16)
回復(0)
熱門問答
- 人們根據動物發明了什么
2011-03-20 05:08:34
1046
6
- 人們根據什么動物發明了什么
2011-03-29 02:51:18
665
6
- 人類根據動物,發明了什么?
- 急,越快越好!... 急,越快越好! 展開
2007-10-09 01:07:09
1696
6
- 人們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什么?
- 我有急用!!!!... 我有急用!!!! 展開
2012-03-17 23:04:50
424
6
- 人們根據豬怎樣發明了防毒面具
2008-04-04 19:41:33
365
4
- 人類根據表面張力發明了什么
- 人類根據表面張力發明了什么
2018-11-29 16:13:27
394
0
- 張衡根據什么發明了地動儀
2013-10-27 01:59:56
462
1
- 人類根據狗的鼻子發明了什么
2015-06-20 12:12:41
248
4
- 人們從蝙蝠的身上得到什么發明了雷達
2017-11-20 20:59:16
580
3
- 人類根據豬的什么原理發明了防毒面具
2018-04-17 10:01:07
484
2
- 科學家根據蜘蛛的什么原理發明了震動傳感器
- 科學家根據蜘蛛的什么原理發明了震動傳感器... 科學家根據蜘蛛的什么原理發明了震動傳感器 展開
2018-12-07 09:17:48
370
0
- 什么科學家從那些動物身上得到啟發,發明了什么?
2011-03-14 15:40:42
336
6
- 看見動物發明了什么的作文
2014-06-28 13:32:11
506
1
- 20實際發明了什么
2010-12-12 17:33:04
340
3
- 科學家在動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示,發明了什么東西。
- 科學家在動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示,發明了什么東西... 科學家在動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示,發明了什么東西 展開
2014-05-01 03:26:22
919
3
- 發明了雷達,還從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什么
2017-03-27 21:15:23
1116
1
- 科學家根據什么動物發明什么?
2009-03-22 05:58:44
692
6
- 人類利用仿生學發明了什么
- 人類利用仿生學發明了什么... 人類利用仿生學發明了什么 展開
2009-03-28 05:54:50
610
6
- 科學家仿生學什么發明了光學測速儀
2016-04-12 06:56:55
419
2
8月突出貢獻榜
推薦主頁
最新話題
-
- #618 儀器設備促銷盛宴#
- 真菌毒素檢測儀應用場景主要檢測糧油谷物及飼料...真菌毒素檢測儀應用場景主要檢測糧油谷物及飼料中真菌毒素含量,包括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伏馬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等等,檢測樣品涵蓋糧食谷物(大米、玉米、小麥、大麥、高粱等)及其制品、飼料及其原料、食用油脂、牛奶及其制品等;產品適用于地方糧庫、谷物生產企業、飼料廠、各類畜牧養殖企業、面粉廠、食品加工廠、第三方檢測機構及各級監管部門
- 便攜式COD測定儀技術參數檢測項目:COD;...便攜式COD測定儀技術參數檢測項目:COD;檢測量程:10-15000mg/L(分段);檢測方法:水質化學需氧量快速檢測法參考標準:HJ/T399-2007; 比色方式:預制比色試管16mm;比色皿50mm(含)以下;操作系統:安卓智能操作系統;屏幕顯示:8英寸高清觸摸屏,1024*768分辨率;示值誤差:≤±5%;重復性:<0.5%;穩定性:<0.5%;分辨率:0.001;光學穩定性:≤±0.001Abs/20分鐘(10萬小時壽命);自動校準:儀器具有自動校準功能;打印方式:微型熱敏打印機;操作視頻:≥4個項目的操作步驟演示視頻;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