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式透鏡厚度測量利器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
-
在光學領域,透鏡是光學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元件,現代的光學儀器對透鏡的成像質量和光程控制有很高的要求。尤其在透鏡的制造要求上,加工出的透鏡尺寸,其公差必須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因此需要在生產線上形成對透鏡厚度實時、自動、精準的檢測,這對提高產線的生產效率和控制產品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測量透鏡中心厚度的方法主要分為接觸式測量和非接觸式測量。接觸式測量有很多弊端,如不能準確找到透鏡的中心點(最高點或最低點),測量時需要來回移動透鏡,效率不高,容易劃傷透鏡的玻璃表面。而非接觸測量一般采用光學的方法,能有效避免這些測量缺陷,由東隆科技自研的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不僅可以快速精準測試出透鏡的厚度,而且也不會對透鏡表面造成劃傷。
下面,讓我們學習下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是如何高效的測量手機鏡頭的折射率和厚度。
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
1、 OLI測量透鏡厚度
使用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測量凸透鏡中心厚度,如圖1.所示,準備一根匹配好測試長度的光纖跳線,一端接入設備DUT口,另外一端垂直對準透鏡,讓接頭和透鏡之間預留一定距離,同時使用OLI進行測量。
圖1. 測量系統示意圖
測量結果如圖2.所示,圖中共有3個峰值,第1個峰值為FC/APC接頭端面的反射,第2個峰值為空氣到透鏡第一個面的反射,第3個峰值為透鏡第二個面到空氣的反射。
圖2.凸透鏡厚度測試結果圖
峰值1和2之間的距離為3.876mm,峰值2和3之間的距離為20.52mm,圖2中測得各峰值間距是在設備默認折射率n1=1.467下測得,而空氣的折射率n2=1玻璃透鏡的折射率n3=1.6,所以空氣段的實際長度為:L空=3.876*n1/n2=5.686mm,透鏡的實際厚度為L鏡=20.52*n1/n3=18.814mm。使用游標卡尺測量凸透鏡的厚度為19.02mm,和測試結果偏差0.2mm,可能是玻璃透鏡的實際折射率與計算所用到的折射率1.6有偏差導致的。
2、OLI測量鏡底折射率和厚度
將圖1.測量系統中的凸透鏡換成手機攝像頭的玻璃鏡底,使用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對3種不同厚度的玻璃鏡底進行測量,圖3.為測試玻璃鏡底實物圖,用游標卡尺測量三種玻璃鏡底的厚度分別為0.7mm、1.5mm和2.0mm。
圖3.玻璃鏡底實物圖
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測量結果如圖4.所示,為5次測量平均后的結果,從圖中可以看出三種鏡底的測試厚度分別為1.075mm、2.301mm、3.076mm。
圖4.三種鏡底厚度測試結果圖
三種玻璃鏡底的材質一樣其折射率一致,圖4.中設備測得玻璃鏡底厚度與游標卡尺測得厚度不一致,因為是在設備默認折射率n1=1.467下測得、實際玻璃鏡底折射率為n鏡=1.075*1.467/0.7=2.253,將設備折射率修改為2.253直接得出三款玻璃鏡底的厚度為:0.699mm 、1.498mm、2.003mm,設備測得結果與游標卡尺測量偏差不超過5um,證明OLI非接觸測試透鏡厚度十分精準。
3、結論
使用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非接觸測試各種透鏡的折射率和厚度,其測量精度在亞微米級別,相對于接觸式測量透鏡厚度,精度提升很大,同時也避免測量時透鏡表面被劃傷。將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非接觸式測量透鏡厚度的方法應用到生產車間內,可形成自動化檢測產線,無需人為干預即可準確甄別出質量不合格產品,極大提升生產效率。
全部評論(0條)
熱門問答
- 非接觸式透鏡厚度測量利器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
在光學領域,透鏡是光學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元件,現代的光學儀器對透鏡的成像質量和光程控制有很高的要求。尤其在透鏡的制造要求上,加工出的透鏡尺寸,其公差必須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因此需要在生產線上形成對透鏡厚度實時、自動、精準的檢測,這對提高產線的生產效率和控制產品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測量透鏡中心厚度的方法主要分為接觸式測量和非接觸式測量。接觸式測量有很多弊端,如不能準確找到透鏡的中心點(最高點或最低點),測量時需要來回移動透鏡,效率不高,容易劃傷透鏡的玻璃表面。而非接觸測量一般采用光學的方法,能有效避免這些測量缺陷,由東隆科技自研的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不僅可以快速精準測試出透鏡的厚度,而且也不會對透鏡表面造成劃傷。
下面,讓我們學習下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是如何高效的測量手機鏡頭的折射率和厚度。
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
1、 OLI測量透鏡厚度
使用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測量凸透鏡中心厚度,如圖1.所示,準備一根匹配好測試長度的光纖跳線,一端接入設備DUT口,另外一端垂直對準透鏡,讓接頭和透鏡之間預留一定距離,同時使用OLI進行測量。
圖1. 測量系統示意圖
測量結果如圖2.所示,圖中共有3個峰值,第1個峰值為FC/APC接頭端面的反射,第2個峰值為空氣到透鏡第一個面的反射,第3個峰值為透鏡第二個面到空氣的反射。
圖2.凸透鏡厚度測試結果圖
峰值1和2之間的距離為3.876mm,峰值2和3之間的距離為20.52mm,圖2中測得各峰值間距是在設備默認折射率n1=1.467下測得,而空氣的折射率n2=1玻璃透鏡的折射率n3=1.6,所以空氣段的實際長度為:L空=3.876*n1/n2=5.686mm,透鏡的實際厚度為L鏡=20.52*n1/n3=18.814mm。使用游標卡尺測量凸透鏡的厚度為19.02mm,和測試結果偏差0.2mm,可能是玻璃透鏡的實際折射率與計算所用到的折射率1.6有偏差導致的。
2、OLI測量鏡底折射率和厚度
將圖1.測量系統中的凸透鏡換成手機攝像頭的玻璃鏡底,使用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對3種不同厚度的玻璃鏡底進行測量,圖3.為測試玻璃鏡底實物圖,用游標卡尺測量三種玻璃鏡底的厚度分別為0.7mm、1.5mm和2.0mm。
圖3.玻璃鏡底實物圖
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測量結果如圖4.所示,為5次測量平均后的結果,從圖中可以看出三種鏡底的測試厚度分別為1.075mm、2.301mm、3.076mm。
圖4.三種鏡底厚度測試結果圖
三種玻璃鏡底的材質一樣其折射率一致,圖4.中設備測得玻璃鏡底厚度與游標卡尺測得厚度不一致,因為是在設備默認折射率n1=1.467下測得、實際玻璃鏡底折射率為n鏡=1.075*1.467/0.7=2.253,將設備折射率修改為2.253直接得出三款玻璃鏡底的厚度為:0.699mm 、1.498mm、2.003mm,設備測得結果與游標卡尺測量偏差不超過5um,證明OLI非接觸測試透鏡厚度十分精準。
3、結論
使用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非接觸測試各種透鏡的折射率和厚度,其測量精度在亞微米級別,相對于接觸式測量透鏡厚度,精度提升很大,同時也避免測量時透鏡表面被劃傷。將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非接觸式測量透鏡厚度的方法應用到生產車間內,可形成自動化檢測產線,無需人為干預即可準確甄別出質量不合格產品,極大提升生產效率。
- 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測試原理及案例分享
OLI是一款低成本高精度光學鏈路診斷系統。其原理基于光學相干檢測技術,利用白光的低相干性可實現光纖鏈路或光學器件的微損傷檢測。通過讀取最終干涉曲線的峰值大小,精確測量整個掃描范圍內的回波損耗, 進而判斷此測量范圍內鏈路的性能。
該系統輕松查找并精準定位器件內部斷點、微損傷點以及鏈路連接 點。其事件點定位精度高達幾十微米,最低可探測到-80dB光學弱信號, 廣泛用于光纖或光器件損傷檢測以及產品批量出貨合格判定。
針對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我們有了初步的認識,那它在實際應用中有哪些特點?
測試原理
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基于光學相干檢測技術與光外差檢測技術相結合,其基本原理如下圖所示。
圖1. OLI光纖微裂紋檢測基本原理
光源發出寬帶連續光被耦合器分為兩路,其中一束作為參考光,另一束作為探測信號光發射到待測光纖中。探測光在光纖中向前傳播時會不斷產生回波信號,這些回波信號光與參考光經過反射鏡后反射回耦合器發生拍頻干涉,并被光電探測器檢測。電機控制反射鏡Z移動進而改變參考光光程。
光電探測器檢測到的光電流可以表示為:
其中,β為光電轉換系數。上述表達式中前三項均被濾除(兩項為直流項,一項為高頻項),只剩最后的拍頻項。WL-WS為拍頻頻率fb,通過設計帶通光電轉換電路,檢測拍頻信號。
圖2. OLI距離-反射率曲線
依照光干涉理論,要發生干涉現象,其光程差需在相干長度范圍內,而寬譜光的相干長度非常短,當反射鏡移動時,從DUT返回的回波信號與反射鏡相等距離的反射信號發生拍頻。通過處理最終的拍頻信號,DUT鏈路上每點反射回來信號的強度可以映射為該點的反射率(即曲線縱坐標),DUT的實際干涉位置對應反射鏡Z移動的相應距離(即曲線橫坐標),從而形成了OLI距離-反射率曲線。
測試案例
//案例1:測量FC/APC接頭
圖3. 蓋緊的防塵帽
圖4. 測試結果
防塵帽蓋緊測量結果顯示三個峰,第一個峰為FC/APC接頭端面反射、第二個峰和第三個峰為防塵帽尾端兩個反射,如圖5所示。第一個峰和第二個峰之間相距1.47mm。
圖5. 峰值示意圖
圖6. 防塵帽向后移動
向后移動防塵帽,測試結果如圖7所示有三個峰,后兩個峰值有所降低,因為光在空氣中傳輸距離變長,損耗變大,第一個峰和第二個峰間距變為3.40mm,第二個峰和第三個峰的距離不變,峰值位置符合上述分析。
圖7. 測試結果
以上峰值間距在折射率為n?=1.467(設備默認折射率)下測得,則防塵帽向后移動距離L?=(3.40mm-1.47mm)=1.93mm,但光在空氣傳播,折射率為n?=1,所以防塵帽實際向后移動距離L?=L?*n?/n?=2.83mm。
//案例2:G-lens長度測量
圖8. 單波長漸變折射率透鏡與插芯耦合示意圖
端面為斜8°的單波長漸變折射率透鏡(G-lens)與帶光纖的插芯耦合在一起,測量G-lens長度。
圖9. 實際示意圖
圖10. OLI測量結果
測試結果如圖10所示,第一個峰值為插芯與G-lens耦合面反射峰,第二個峰值為G-lens尾端反射峰,測試結果中dx=2.9mm為G-lens光程長度,是在折射率為n?=1.467(設備默認折射率)下測得,而G-lens的實際折射率為n?=1.6,則G-lens的實際長度為L=dx*n?/n?=2.66mm。
結論
光纖微裂紋檢測儀(OLI)可以精確定位整個掃描范圍內的回波損耗,實現微米級光纖鏈路或光學器件的微損傷檢測。
如需了解更多詳情,請隨時聯系我們的銷售工程師!
- OLI光纖微裂紋檢測儀能有效檢測FA耦合面測量
FA簡稱光纖陣列,是把光纖按照一定的間距排列固定起來形成的光器件,它是光進出光器件的通道。光纖陣列分為單芯光纖陣列(SFA)和多芯光纖陣列(MFA),光纖陣列有常規FA、45°光纖懸出FA、光纖轉90°FA。
45°FA利用端面全反射使光路90°轉角與VCSEL或者PD耦合,這種方法耦合效率高,但苦于45°端面研磨工藝有較大難度,工藝制造成本高,生產良率不高。光纖轉90°FA通常與硅光芯片中的光柵進行耦合,不過直接對準耦合,會存在一定的角度失配,盡管國內廠商經過這幾年的努力與克服,已有不少廠家能夠批量制造提高良率,但FA耦合面檢測一直是通信行業所關注的熱點話題。
FA耦合一般都是在一些很小的尺寸里面,例如光器件、光模塊、硅光芯片等等,這些器件級的檢測對設備要求極高。而OLI光纖微裂紋檢測儀是專門針對這種微小尺寸的檢測利器,其空間分辨率高達10微米,能實現芯片內部結構可視化。
OLI測量FA耦合面
多芯FA耦合面測量,測試結果顯示該耦合位置回損為-62dB,耦合情況良好
由此可見,OLI光纖微裂紋檢測儀能精準定位器件內部斷點、微損傷點、耦合面以及鏈路連接點,以亞毫米級別分辨率探測光學原件內部,且廣泛用于光器件、光模塊損傷檢測以及產品批量出貨合格判定。
如需了解更多產品詳情,請隨時聯系
- OLI光纖微裂紋檢測儀常用于光纖連接器微損傷檢測
光纖連接器是光纖與光纖之間進行可拆卸(活動)連接的器件,它把光纖的兩個端面精密對接起來,以使發射光纖輸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纖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鏈路而對系統造成的影響減到最小,這是光纖連接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纖連接器影響了光傳輸系統的可靠性和各項性能。
據了解,市面上按連接頭結構形式可分為:FC、SC、ST、LC、D4、DIN、MU、MT等等各種形式,光纖連接器端面研磨方式有PC、UPC、APC型三種。如圖所示:
而光纖接頭主要有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分別是插針(插芯)、連接器體、光纜、連接裝置,光主要通過插芯進行傳輸,若插芯損傷,會大大降低光傳輸效率,影響光纖通信。
東隆科技推出的OLI光纖微裂紋檢測儀,能精準定位器件內部斷點、微損傷點、耦合點以及鏈路連接點,廣泛用于光器件、光模塊損傷檢測。
在測試中,我們用OLI光纖微裂紋檢測儀測量LC-UPC連接頭,而測試結果顯示3個峰值,第一個峰值為LC-UPC端面、第二個峰值為連接頭內部損傷處,距離端面5.224mm,第三個峰值為光纖接頭末端對空氣處。如下圖所示:
由此可見,東隆科技推出的OLI光纖微裂紋檢測儀,其原理基于光學相干檢測技術,利用白光的低相干性可實現光纖鏈路或光學器件的微損傷檢測,以亞毫米級別分辨率探測光學原件內部,廣泛用于光器件、光模塊損傷檢測以及產品批量出貨合格判定。
如需了解產品更多詳情,請隨時聯系我們的銷售工程師!
- 光纖微裂紋診斷儀(OLI)如何快速對硅光芯片耦合質量檢測?
硅光是以光子和電子為信息載體的硅基電子大規模集成技術,能夠突破傳統電子芯片的極限性能,是5G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產業的基礎支撐。光纖到硅基耦合是芯片設計十分重要的一環,耦合質量決定著集成硅光芯片上光信號和外部信號互聯質量。耦合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在于兩者光模式尺寸不匹配,硅光芯片中光模式約為幾百納米,而光纖中則為幾個微米,幾何尺寸上巨大差異造成模場的嚴重失配。準確測量耦合位置質量及硅光芯片內部鏈路情況,對硅光芯片設計和生產都變得十分有意義。
光纖微裂紋診斷儀(OLI)對硅光芯片耦合質量和內部裂紋損傷檢測,非常有優勢,可精準探測到光鏈路中每個事件節點,具有靈敏度高、定位精準、穩定性高、簡單易用等特點,是硅光芯片檢測不二選擇。
OLI測試硅光芯片耦合連接處質量
使用OLI測量硅光芯片耦合連接處質量,分別測試正常和異常樣品,圖1為硅光芯片耦合連接處實物圖。
圖1硅光芯片耦合連接處實物圖
OLI測試結果如圖2所示,圖2(a)為耦合正常樣品,圖2(b)為耦合異常樣品。從圖中可以看出第一個峰值為光纖到硅基波導耦合處反射,第二個峰值為硅基波導到空氣處反射,對比兩幅圖可以看出耦合正常的回損約為-61dB,耦合異常,耦合處回損較大,約為-42dB,可以通過耦合處回損值來判斷耦合質量。
(a)耦合正常樣品
(b)耦合異常樣品
圖2 OLI測試耦合連接處結果
OLI測試硅光芯片內部裂紋
使用OLI測量硅光芯片內部情況,分別測試正常和內部有裂紋樣品,圖3為耦合硅光芯片實物圖。
圖3.耦合硅光芯片實物圖
OLI測試結果如圖4所示,圖4(a)為正常樣品,圖中第一個峰值為光纖到波導耦合處反射,第二個峰值為連接處到硅光芯片反射,第三個峰為硅光芯片到空氣反射;圖4(b)為內部有裂紋樣品,相較于正常樣品再硅光芯片內部多出一個峰值,為內部裂紋表現出的反射。使用OLI能精準測試出硅光芯片內部裂紋反射和位置信息。
(a)正常樣品(b)內部有裂紋樣品
圖4.OLI測試耦合硅光芯片結果
因此,使用光纖微裂紋診斷儀(OLI)測試能快速評估出硅光芯片耦合質量,并精準定位硅光芯片內部裂紋位置及回損信息。OLI以亞毫米級別分辨率探測硅光芯片內部,可廣泛用于光器件、光模塊損傷檢測以及產品批量出貨合格判定。
- 非接觸式液位傳感器
- 圓形、直徑約20mm的透明玻璃管中,當液面緩緩上升到一定位置,希望得到一個準確的電信號輸出。請問可以用什么樣的傳感器?傳感器要求放在玻璃管外面,不接觸液體。... 圓形、直徑約20mm的透明玻璃管中,當液面緩緩上升到一定位置,希望得到一個準確的電信號輸出。請問可以用什么樣的傳感器? 傳感器要求放在玻璃管外面,不接觸液體。 展開
- 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使用方法
- 有沒有非接觸式加速度傳感器
- 非接觸式液位傳感器開關
- 目前市場上的非接觸式液位傳感器開關,除了用光電和超聲波的還有用什么的?... 目前市場上的非接觸式液位傳感器開關,除了用光電和超聲波的還有用什么的? 展開
- 非接觸式測距傳感器
- 崔老師,您好,這款傳感器您后來有找到嗎 求一款非接觸式測距傳感器,要求體積小,測量精度0.1mm左右測量范圍在5mm~200mm之間
- 求助:非接觸式液位開關
- 什么是接觸式傳感器和非接觸式傳感器
- 編碼器接觸式和非接觸是什么意思
- 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 哪種好?
- 非接觸式溫度計有效距離
- 誰能給我提供一個非接觸式激光瞄準的紅外溫度計的具體型號或者參數信息,比如說他的測溫距離,準確度,等等... 誰能給我提供一個非接觸式激光瞄準的紅外溫度計的具體型號或者參數信息,比如說他的測溫距離,準確度,等等 展開
- 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的原理
- 接觸式溫度傳感器與非接觸式傳感器的區別是什么?
- 接觸式和非接觸等離子切割機區別是什么
- 請比較接觸式溫度傳感器與非接觸式傳感器的優缺點.
- as380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怎么校準
7月突出貢獻榜
推薦主頁
最新話題
-
- #618 儀器設備促銷盛宴#
- 真菌毒素檢測儀應用場景主要檢測糧油谷物及飼料...真菌毒素檢測儀應用場景主要檢測糧油谷物及飼料中真菌毒素含量,包括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伏馬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等等,檢測樣品涵蓋糧食谷物(大米、玉米、小麥、大麥、高粱等)及其制品、飼料及其原料、食用油脂、牛奶及其制品等;產品適用于地方糧庫、谷物生產企業、飼料廠、各類畜牧養殖企業、面粉廠、食品加工廠、第三方檢測機構及各級監管部門
- 便攜式COD測定儀技術參數檢測項目:COD;...便攜式COD測定儀技術參數檢測項目:COD;檢測量程:10-15000mg/L(分段);檢測方法:水質化學需氧量快速檢測法參考標準:HJ/T399-2007; 比色方式:預制比色試管16mm;比色皿50mm(含)以下;操作系統:安卓智能操作系統;屏幕顯示:8英寸高清觸摸屏,1024*768分辨率;示值誤差:≤±5%;重復性:<0.5%;穩定性:<0.5%;分辨率:0.001;光學穩定性:≤±0.001Abs/20分鐘(10萬小時壽命);自動校準:儀器具有自動校準功能;打印方式:微型熱敏打印機;操作視頻:≥4個項目的操作步驟演示視頻;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