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松推出高信噪比、高靈敏度微型FTIR引擎
-
人的指紋是各自不同的,通過指紋識別,便可以找到特定的那一個人。而在微觀世界中,分子也是擁有自己獨特的“指紋”的。紅外光具有在特定波長被吸收的特性,該特定波長由分子固有的振動能決定。利用此特性可以識別每個分子,因此紅外光的光譜范圍通常被稱為分子的“指紋區”,并被廣泛用于分析光譜學中。
其中,傅里葉紅外光譜儀(FTIR)是紅外光譜分析中一種重要的光譜儀類型,發展自20世紀70年代,屬于第三代紅外光譜儀技術。由于可以快速、準確的進行多組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FTIR被看看作是醫藥、食品、農業和化工等領域中實現質量控制的理想工具。
典型的FTIR工作示意
進入FTIR光譜儀的紅外光由光學干涉儀中的分束器分成兩束。這兩個光束分別被固定鏡和可移動鏡反射,并被分束器重新組合。然后,光被紅外檢測器檢測為光學干涉信號。根據可移動反射鏡的位置信息和根據光學干涉信號強度按可移動反射鏡位置分布的信息,來執行傅立葉變換以計算每個波長的紅外光強度,從而分析樣品的成分。
不過,雖然性能棒棒,本領超凡,但FTIR卻有一個關于自己“體型”的“煩惱”,那就是:真!的!太!笨!重!了!作為一個“精貴的月半子”,FTIR幾乎只能止步于實驗室中。面對應用場景中出現的在線檢測、快速移動等需求,只能無奈說一句“臣妾做不到”了。
之所以傳統的FTIR光譜儀體積非常大,主要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光學干涉儀占據了非常大的空間。雖然業界中也一直在推進小型化的工作,也推出了一些有助于縮小整機體積的內部FITR光譜組件產品。但體積的縮小,往往會帶來入射光量和光能量損失的問題,許多產品也是在犧牲了靈敏度、信噪比等性能下實現的小型化。若想解決這個問題,內部元件、光路的創新性設計,以及提高工藝水平都是關鍵。
經過精心重構光學干涉儀的設計思路,并采用always獨特的MOEMS技術,濱松成功開發出了一款高性能的微型化FTIR引擎。邁克爾遜光譜干涉儀和控制電路統統內置其中,僅手掌大小,卻實現了在1.1-2.5 μm區域超高的靈敏度,具有遠超同類產品的高信噪比表現(10000:1),以及高光譜重現性。可內置于便攜式FTIR儀器中,實現整機小型化的同時,也可保證高性能的實現。
濱松新型FTIR引擎C15511-01
左:FTIR引擎結構圖
右:內置在FTIR中的光學干涉儀結構圖
這個FTIR引擎內部到底是有什么樣的乾,什么樣的坤,才實現了這樣的性能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1、高靈敏度&高信噪比
上文我們也提到,入射光量和光能量的損失是小型化FTIR靈敏度和信噪比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采用MOEMS技術,濱松開發出了一個直徑3 mm的微型可移動反射鏡,克服了縮小干涉儀尺寸而又不減少入射光量的挑戰。這是信噪比得以提升的關鍵。
我們還通過先進的封裝技術,將可移動反射鏡和固定鏡直接鍵合在一起,從而成功地將鏡與鏡之間的相對角度誤差減小了約0.01度。光程差控制更加精確,靈敏度則得到提高。此外,還優化了移動反射鏡的驅動器結構和驅動方法,以消除驅動反射鏡時出現的模糊,YZ了紅外光在光學干涉儀中的擴散,進一步減少了光損失。
當然,體積也進一步得到了縮小,57×49×76 mm,這樣的體型僅僅是一般臺式儀器的1/100。
2、高光譜重現性
一般的FTIR光譜儀基于干涉光(光學干涉信號)和可移動鏡的位置信息執行傅立葉變換,以計算每個波長的紅外光強度。而新FTIR引擎利用半導體激光器,可以精確地檢測可移動反射鏡的位置,增強了測量結果的可重復性。
除了硬件設施外,為了更加方便使用。濱松還開發了與該產品相匹配的軟件,用于設置測量條件,獲取數據和顯示數據圖。
評估軟件
為了滿足進一步的市場需求,濱松此后也將持續提高FTIR引擎性能,進一步減小其尺寸,以及將光譜響應擴展到更長的波長區域,敬請期待~
全部評論(0條)
熱門問答
- 濱松推出高信噪比、高靈敏度微型FTIR引擎
人的指紋是各自不同的,通過指紋識別,便可以找到特定的那一個人。而在微觀世界中,分子也是擁有自己獨特的“指紋”的。紅外光具有在特定波長被吸收的特性,該特定波長由分子固有的振動能決定。利用此特性可以識別每個分子,因此紅外光的光譜范圍通常被稱為分子的“指紋區”,并被廣泛用于分析光譜學中。
其中,傅里葉紅外光譜儀(FTIR)是紅外光譜分析中一種重要的光譜儀類型,發展自20世紀70年代,屬于第三代紅外光譜儀技術。由于可以快速、準確的進行多組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FTIR被看看作是醫藥、食品、農業和化工等領域中實現質量控制的理想工具。
典型的FTIR工作示意
進入FTIR光譜儀的紅外光由光學干涉儀中的分束器分成兩束。這兩個光束分別被固定鏡和可移動鏡反射,并被分束器重新組合。然后,光被紅外檢測器檢測為光學干涉信號。根據可移動反射鏡的位置信息和根據光學干涉信號強度按可移動反射鏡位置分布的信息,來執行傅立葉變換以計算每個波長的紅外光強度,從而分析樣品的成分。
不過,雖然性能棒棒,本領超凡,但FTIR卻有一個關于自己“體型”的“煩惱”,那就是:真!的!太!笨!重!了!作為一個“精貴的月半子”,FTIR幾乎只能止步于實驗室中。面對應用場景中出現的在線檢測、快速移動等需求,只能無奈說一句“臣妾做不到”了。
之所以傳統的FTIR光譜儀體積非常大,主要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光學干涉儀占據了非常大的空間。雖然業界中也一直在推進小型化的工作,也推出了一些有助于縮小整機體積的內部FITR光譜組件產品。但體積的縮小,往往會帶來入射光量和光能量損失的問題,許多產品也是在犧牲了靈敏度、信噪比等性能下實現的小型化。若想解決這個問題,內部元件、光路的創新性設計,以及提高工藝水平都是關鍵。
經過精心重構光學干涉儀的設計思路,并采用always獨特的MOEMS技術,濱松成功開發出了一款高性能的微型化FTIR引擎。邁克爾遜光譜干涉儀和控制電路統統內置其中,僅手掌大小,卻實現了在1.1-2.5 μm區域超高的靈敏度,具有遠超同類產品的高信噪比表現(10000:1),以及高光譜重現性。可內置于便攜式FTIR儀器中,實現整機小型化的同時,也可保證高性能的實現。
濱松新型FTIR引擎C15511-01
左:FTIR引擎結構圖
右:內置在FTIR中的光學干涉儀結構圖
這個FTIR引擎內部到底是有什么樣的乾,什么樣的坤,才實現了這樣的性能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1、高靈敏度&高信噪比
上文我們也提到,入射光量和光能量的損失是小型化FTIR靈敏度和信噪比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采用MOEMS技術,濱松開發出了一個直徑3 mm的微型可移動反射鏡,克服了縮小干涉儀尺寸而又不減少入射光量的挑戰。這是信噪比得以提升的關鍵。
我們還通過先進的封裝技術,將可移動反射鏡和固定鏡直接鍵合在一起,從而成功地將鏡與鏡之間的相對角度誤差減小了約0.01度。光程差控制更加精確,靈敏度則得到提高。此外,還優化了移動反射鏡的驅動器結構和驅動方法,以消除驅動反射鏡時出現的模糊,YZ了紅外光在光學干涉儀中的擴散,進一步減少了光損失。
當然,體積也進一步得到了縮小,57×49×76 mm,這樣的體型僅僅是一般臺式儀器的1/100。
2、高光譜重現性
一般的FTIR光譜儀基于干涉光(光學干涉信號)和可移動鏡的位置信息執行傅立葉變換,以計算每個波長的紅外光強度。而新FTIR引擎利用半導體激光器,可以精確地檢測可移動反射鏡的位置,增強了測量結果的可重復性。
除了硬件設施外,為了更加方便使用。濱松還開發了與該產品相匹配的軟件,用于設置測量條件,獲取數據和顯示數據圖。
評估軟件
為了滿足進一步的市場需求,濱松此后也將持續提高FTIR引擎性能,進一步減小其尺寸,以及將光譜響應擴展到更長的波長區域,敬請期待~
- 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濱松H10722光電倍增管
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濱松H10722光電倍增管
- 濱松光譜儀軟件升級了,誠邀測試反饋
濱松光譜儀軟件全新升級,現已進入火熱測試階段。誠邀各位下載最 新款Jian Spectra尖雀光譜儀TM軟件,前20名在評論區反饋的客戶還可以獲得精美禮物一份喲。
圖1 Jian Spectra軟件界面
最 新款Jian Spectra尖雀光譜儀TM軟件,從視覺上來說,更加扁平化,功能區域劃分更加清楚,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從功能上來說,Jian Spectra這一款軟件就可以適配濱松所有型號光譜儀需求,對于有多個型號的光譜儀用戶來說,可以大大減少工作負擔;從使用的便捷性來說,只需要通過簡單的鼠標點擊即可完成諸如曝光時間、平均次數、觸發參數等設置,無需單獨打開設置按鈕,使得用戶可以更快速地獲取數據。無需專業的光譜儀使用經驗即可輕松上手。
表1 新舊版光譜儀軟件對比
表2 新款光譜儀軟件適用型號一覽
接下來,我們通過兩個案例來詳細介紹一下Jian Spectra尖雀光譜儀TM的具體操作流程。
序列采集
1、首先點擊“預覽”按鈕,根據光譜完成參數設置。
2、點擊“保存設置”按鈕,完成序列采集相關參數設置。
3、采集完畢后,可以查看所有采集的光譜曲線,或者保存單張。
透過率采集
1、點擊“預覽“按鈕,完成光譜參數設置。
2、采集暗背景,扣除暗背景。
3、點擊“空白參考采集”按鈕,采集參考信號。
4、放置樣品,采集信號。
5、點擊“T”按鈕,就可以查看透過率光譜,或點擊“A”按鈕,也可以查看吸光度。
除了上述圖片文字演示之外,我們還為大家準備了工程師實操視頻演示版本,點擊下圖查看軟件操作,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使用最 新款光譜儀軟件。
關于最 新款光譜儀軟件的信息介紹到此結束啦,大家要記得下載測試給我們反饋哦。前20位還有禮品等著你喲。
- 濱松全波段pmt光電倍增管Z貴多少錢
8月突出貢獻榜
推薦主頁
最新話題
-
- #618 儀器設備促銷盛宴#
- 真菌毒素檢測儀應用場景主要檢測糧油谷物及飼料...真菌毒素檢測儀應用場景主要檢測糧油谷物及飼料中真菌毒素含量,包括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伏馬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等等,檢測樣品涵蓋糧食谷物(大米、玉米、小麥、大麥、高粱等)及其制品、飼料及其原料、食用油脂、牛奶及其制品等;產品適用于地方糧庫、谷物生產企業、飼料廠、各類畜牧養殖企業、面粉廠、食品加工廠、第三方檢測機構及各級監管部門
- 便攜式COD測定儀技術參數檢測項目:COD;...便攜式COD測定儀技術參數檢測項目:COD;檢測量程:10-15000mg/L(分段);檢測方法:水質化學需氧量快速檢測法參考標準:HJ/T399-2007; 比色方式:預制比色試管16mm;比色皿50mm(含)以下;操作系統:安卓智能操作系統;屏幕顯示:8英寸高清觸摸屏,1024*768分辨率;示值誤差:≤±5%;重復性:<0.5%;穩定性:<0.5%;分辨率:0.001;光學穩定性:≤±0.001Abs/20分鐘(10萬小時壽命);自動校準:儀器具有自動校準功能;打印方式:微型熱敏打印機;操作視頻:≥4個項目的操作步驟演示視頻;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